佛弟子文库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大安法师  2023/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

这就第二个小层次,就是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法身,法身就是一尘不染的清净的这样的理体了,无形无相,是一个空的,空性,诸法的空性,所以他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就是无始无终。报身是从法身修成的,所以有一个修德,修德成就回归到他的法身,就是断烦恼究竟,所以他有修德的开始,但是回归到自性本源,也就没有他的终结,没有他的边界,就叫有始无终。

那么这个寿命佛佛道同,一切诸佛都是这样的。那么现在讨论的是应化身的寿命。应身的寿命就随不同的佛在因地当中的愿,以及跟他要度的众生的机缘,来决定他的长短。所以应身的寿命随他的因地之愿,随众生的根机,或长或短,短到只有一天,长则无量。就好像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也是因地发愿,要在人寿百岁的时候,在五浊恶世示现成佛,来救度这些苦难的众生,所以随着他的悲愿他来到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

那么本来他可以活一百岁,那随众生的根机为什么活到八十岁就走了?是由于我们共业所感,没有人请他住世,而魔王波旬请他早点离开,所以他就:那就八十岁就走吧。留二十岁的寿命给未来的末法的众生,修道人,也是他的大慈悲心的显现。所以让释迦牟尼八十岁就走了,这就是众生的根基决定的。佛没有说非要活多长时间,如果他要活的话,可以活三小劫,但是没有人请。这就随愿随机,或者长的寿命,或者短的寿命,这是不等的。

那么法藏菩萨是大愿之王了,他在发愿里面就首先要对自己要寿命无量。他发自己寿命无量呢,是给众生以安心,我要给九法界众生要有个大靠山的这样一个传达这种安心。如果自己的寿命不长,那众生就觉得靠不住了:你建立西方极乐世界虽然很好,但你的寿命不长,如果我好不容易到那去了,一去你涅槃了,你不在了,那不白搞了一场嘛。是吧。所以他一定要发无量,你随时去,我都在那个地方,因为我寿命无量,我们就很放心了。那么他不仅发自己寿命无量,也要发一个愿,他是大平等的一尊佛,所有往生者,也得我的悲愿的加持,我也把我佛的果地上的无量寿给一切往生者,所以他也发愿一切往生者寿命无量。

所以四十八大愿有着两个层面的无量之愿,所以现在这位法藏菩萨,大愿之王,已经成了阿弥陀佛,所以他的愿就兑现了。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特别地取名他叫无量寿。所以经名都叫《佛说无量寿经》,或者《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都是指无量寿的意思。那这个寿命,无量寿有多长呢?那就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这说明这个数量很多。这个无量无边阿僧祇,这都是算数的名字。

算数名字,印度的算法,它是比如一、十、百、千、万,万万就是落差,它这个次第上去,直到倍倍,一倍一倍增上,就是平方啊,这样增进。到了倍倍五十一位的时候,它就最后有十个大数。十个大数里面第一个数就是阿僧祇。那么十个大数,比如阿僧祇,这是印度十个大数的首位。那么阿僧祇阿僧祇,就是阿僧祇的平方,阿僧祇阿僧祇为一阿僧祇转。阿僧祇转阿僧祇转为一个无量。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无量转无量转为无边。无边无边,这也是平方,就是一无边转。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就是不可数。那么后面还是,不可数转不可数转,就是不可称。不可称不可称就是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就是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为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不可量,直到后面不可说不可说。它这个倍倍的平方的积累。所以你看这个又有阿僧祇,又有无边,又有无量,这一加起来那就是无量了。你算不清楚,因为一到阿僧祇这数量,这不是凡夫算得清楚的,也不是声闻缘觉算得清楚的,这是一个法身大士菩萨,佛菩萨的一种数量单位。

这个能够算多少数,这都是跟众生的心量智慧相关的。你看那个小孩子算数,就比较少,如果一个动物算,它能算到一、算到二,就很了不起,算到三那就是它里面的数学家了,那到了四它就迷惑了,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那么我们凡夫可能比动物好一点,能数到百、千、万、亿,但是到了阿僧祇,就好像动物算到四一样,他没有概念,就这个意思。你看那个《华严经》专门有《阿僧祇品》,哎呀,那个数量真是,我们看读那个经文是眼花缭乱,没有概念。到了说不可说不可说,那也只能说不可说不可说,你怎么说,说不了。确实是寿命无量。

但寿命无量又有一个分别,有一个是有量之无量,因为他是在应化身的层面来说,他最终还是有量的,因为阿弥陀佛他也要涅槃的,上半夜涅槃,下半夜观世音菩萨继位成佛,就转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那西方极乐世界也转了个名称,叫普及众宝什么庄严佛,极乐世界的名称都转了。就好像我们世间改朝换代一样的,换了个皇帝,国号也换了,他是这样的。

那就是说还有涅槃,还有那个,说明是有量。但这个有量是有量之无量,是我们凡夫众生在看,他确实是无量。所以这是从应化身来说,是有量。那下面紧接着是三身不一不异。这个法报化三身不一不异,因为法身的寿命和报身的寿命是无始无终,或者有始无终,那么这样应化身的所谓的有量之无量,实际上是也就是法身和报身的无量之无量。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实在来说,西方三圣是同体,观世音菩萨成佛也就是随众生的根机而显现出来的现象。实则观世音菩萨、大至势菩萨永远在那里,以后大至势菩萨接位继佛,永不涅槃。所以观世音菩萨和大至势菩萨转为佛位,跟阿弥陀佛住世也是无二无别的。我们不要在情执方面去谈。所以就是无量之无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弥陀的光明

过去有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孩谈恋爱,谈...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问: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大安法师...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

念佛法门只是老太婆修的吗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生问题,了生死。了生死的法...

太虚大师《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

佛法在离言自证,本无可以宣说的文字语言。而佛以方便...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

【佛教图片】极乐世界观想图

极乐世界观想图...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

大安法师出家因缘及体会

在这个功利盛行、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

【佛教词典】菩萨二心

指大慈心与大悲心,为菩萨所具有之二心,即:(一)大慈...

【佛教词典】制听二教

(名数)戒学之语。佛所制必当持之法,名制。为以便宜...

现在很年轻想往生,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吗

问: 比如我现在还很年轻,身体又好,生活事业都好,我...

菩提心的意义与往生净土的关系

菩提心是善中之王,念佛的秘诀是把死字顶在头上! 近年...

李炳南老居士《当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 一、人生逆境多 那...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问: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

只顾着「佛学」,而不重视「学佛」

现如今,清净如法的实修道场,在国内已经是屈指可数。...

白居易《八渐偈》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

佛法宇宙观之六道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一个概念,接着上一次的三界,我...

橘子皮的17种神奇用途

导语: 橘子好吃且营养丰富这你肯定知道,但是橘子皮...

该如何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

问: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可否用佛教的义理和智...

改命不是靠捷径,而是修善因

他是善心,修的善业,才感得这个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

如何布施给乞丐才能更完满

问: 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

慧律法师《佛心慧语》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