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

大安法师  2023/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

有人质疑,念阿弥陀佛名号恐怕会著魔。对于这个问题,宗门教下靠自力修行,著魔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念佛是不是也会著魔呢?省庵大师曾经有一篇文稿说,参禅、念佛,论其难行和易行,固然有自力他力的差别,但讨论这个著魔的事情,二者俱免不了。著魔事的来由有三点:第一种是教理未明,不能明了教理;第二是不遇善知识;第三是自不觉察。这就有可能著魔。

教理不明。好奇骛怪;或者本来念佛是直截之行,他非得要搞很多名堂,或者念佛就想贪求神通、贪求辩才、贪求宿命通、贪求大作佛事……这些,以躁妄心去求的时候,天魔,还有年久成魅的这些邪神野鬼、魑魅魍魉,就飞精附人。

《楞严经》谈五十种阴魔,特别是受阴魔和想阴魔。那都是正见失去,天魔就附在一个人身上,给你讲经说法,有种种神通,有种种的感应。你就以为他是菩萨再来,就跟他学,成了魔子魔孙。所以要了解经教,要有善知识的指引。

念佛人有时候,常常会知道他们有些现象了,希望赶紧往生。我接到过一封信,他就觉得这个世间很苦:“我就迫切需要往生,阿弥陀佛今天就要接我,你一定要来接我!”好像给阿弥陀佛下指令,不来接就不行。甚至这种求往生之心很切,去舍身——自杀。有这些急于求往生的心,甚至想舍身的心,外面的力量就能趁虚而入,你还不察觉。

所以《楞严经》讲五十种阴魔,特别最后,无论是色阴趋于要破的时候,受阴趋于要破的时候,有种种境界。这种境界,“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所以在这种境界面前一亏正见,那你就被魔子魔孙所摄受了。比如五阴魔,越修行越有,如果不修行,它隐藏在那里,一有功夫,马上它现前。所以原来有句话,“不著魔不成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就是魔佛相争的情况。

“魔佛相争”,是指天魔与佛陀,事相上对待来说,“佛”表达一种极善的力量,“魔”代表一种恶的力量。这两种力量都在我们众生内心本具的,有魔界,有佛界。但魔界在自性本体方面即佛界,是众生迷惑于佛的至善的境界,就虚妄地起了魔的境界,于大菩提中生种种烦恼。修行过程当中就有这两种力量在这里胶着状态,两相交战,互为胜负,相互生起。

比如一个正念现前,善境界现前了,这就正念正观的力量胜过妄想,这就是佛的力量略占上风。佛的力量占上风,一下子又隐下去了,妄想杂念又起来了,它又冲破了正念正观了,这时候魔的力量占上风了。所以,众生内心都是“魔佛相争”的。就比如我们念佛念得比较相应,这时候佛性的力量很强;不念佛号了,就讲五欲六尘、家亲眷属,魔的力量又起来了。

所以我们业力凡夫永远证不到圣人的境界,就是这个“魔佛相争”。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正见,群邪——天魔、野鬼趁虚而入。但总之,你也不要害怕,魔界即佛界。“不较多”,就相较而言,互有胜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大小便时应观想身体毫无可恋

厕室铭:大小便时,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厌。何...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

助念人员怎么掌握开示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开...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问: 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

一心念佛,切忌三心二意

今天才正月初十,大多数人都还在享受新年的欢乐,你们...

三业没清净,有这些现象全是假的

【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

舍报自杀念佛,可以往生吗

问: 舍报自杀念着佛号,又有人助念,可以往生吗? 大...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大安法师:用佛号来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深知五浊恶世的利害关系,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

两种十念法

十念法要辨识一下,有两种。 一种是慈云遵式提出的十...

为何华不著菩萨,只粘著声闻众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

大安法师:「诸法实相」如何理解

问: 诸法实相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诸法实相是从...

【佛教词典】宝性

如来藏的别名,因如来藏在众生之烦恼中,不失其真如清...

【佛教词典】梵声

(术语)如来之梵音也。无量寿经下曰:梵声犹雷震,八...

入海采宝七难喻

世间人入大海采宝,会遇到七种危难:一者,强风从四面...

五百商人念佛得救

过去,有五百商人乘着一艘大船出海寻找奇珍异宝。一日...

我拜了三部楞严经,消了不少业

我以前在佛学院读书的时候,还没有遇到《弥陀要解》之...

佛教为何反对自杀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的存在。在人的一生中...

修平等心,去除贫富贵贱之分别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人,诸位吉祥。今...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问: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证严法师答: 真正自爱的...

把禅的理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并不懂得如...

佛经中关于邪淫的果报和戒淫功德

节选自《欲海回狂》(白话) 清周安士著,是被印光大师誉...

圣严法师《缘的种类》

缘又可分为四种: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是...

天台止观二十五前方便

天台宗将止观(定慧)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方便...

早一点认命,才可能早一点上路

我们讲到十二因缘,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

与丈夫合不来的原因和解厄之道

纪晓岚的外祖母曹太恭人,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