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体有病很重视,心有病谁来重视

大安法师  2024/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体有病很重视,心有病谁来重视

一般的人都会注意自己的身体,身体有点发烧啦,有点疼痛啦,有点不舒服啦,就赶紧要去医院——排成长龙。他在这儿排,好不容易排到一个号,能够吃药了——怕死哦。身体有病他很重视,心有病谁来重视?你重视了吗?就谈这个问题。这来求教的是一个叫沈文州的人。这是个中医,他是以治伤寒病成名的。“名家”说明他的医术精湛,是一位名医。他也到了这里——乩坛上,来给菩萨顶礼。菩萨知道他是一个中医,就用他职业的行话来跟他对话:“寒入心包,当作何病?”

这个伤寒,跟大家介绍一下背景知识。中医,这个汉代有个张仲景,他做过一部重要的论——也根据《黄帝内经》这些古老的中医理论,做了一部《伤寒杂病论》。这部《伤寒论》在中医上属于经典的地位。他的这部论讲到什么叫伤寒病,就是只要发热之类的疾病都叫伤寒。

伤寒就是伤到了五脏里面。因为寒和热的阴阳要平衡,就是阴阳不平衡了,会体现为发热。所以治伤寒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去掉寒气来趋向温热,要养五脏的一种阴阳平衡。包含像中风、伤寒、湿温、热病、瘟病,都属于伤寒的范围。伤寒不一定就是理解的——浑身冷得发抖才叫伤寒,就是你发高烧它也属于伤寒病的范围。

伤寒病的面很广。张仲景把疾病分为两种,就是发热之类的病都属于伤寒病,不发热的疾病属于杂病。所以它的名称叫《伤寒杂病论》,就把所有的疾病都包括在这里面,就是分为两类:一个是伤寒病,其它的就是杂病。

觉明妙行菩萨是菩萨,五明都通,所以他就懂得这里面中医的道理、伤寒的机制。就问他,这个寒入到“心包”里面——心脏里面去,心是主火的,寒侵入到这个心脏里面,这个病很严重——那寒入心包你作什么病去治?沈文州就说:“这叫中寒。”中寒就是你的心中寒了。觉明妙行菩萨就应他的回答:这回答是对的,就是心里有寒气。

用这个比喻来告诉:“你们这些人只是知道寒气入到心脏里面就叫中寒之疾,你们很重视。”但是如果“邪入于心”——这里“邪”主要指邪见——如果邪见之毒入到心里面去,那是什么情况?那是要丧命的——“殒命之病”。这个“命”不是说这个生命的终结,是法身慧命死了。所以一个人遭受了邪见的毒,而且邪见毒入到心里去——坚定不移,拔不出来,他这个永劫以来法身慧命完全就沉沦了。这是一桩大事。你们一般人只知道身体有病很重视,来治疗它,来调养它;到了心有大病的时候你们却不重视了,却不会去咨询高明的医生,也不去求奇妙的药方。

谈到这一点,还真是切中我们现在的时弊。一切众生不都是关心自己身体吗?但是我们心理的问题那么多,谁来关心过?就目前有精神上障碍的、心理问题的,已经比例极高。前段时间我看一个数据,已经到了1.7亿。上个月有从深圳来的一位前辈学者,也在跟我讨论这个事。现在自杀率很高了,他看到都很可怕。这么多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自杀率持续增高,这些都是心有病。但多少人就是相信药物治病,从来不相信这个心病还能治。这是我们从小以来,无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整个教育,我们的知见就不对:我们的价值观就有问题,我们的行为方式有问题,我们的生活方式有问题。所以我们的心完全处在一个疾病状态。这个疾病状态靠那些所谓的知识技能,能够治吗?

我们这些众生都是病人了!不仅身体上有病,更重要的,我们心理有病了,我们知见有病了。我们只有求佛这个大医王啊。要求佛大医王,要求佛法的妙药啊,才能疗救我们哪!我们身体上有病,首先是来自心理上的病。心理上有贪、瞋、痴三毒烦恼,心理上有拨无因果、不信后世轮回的知见,我们身体上就有病了,乃至于我们这个地球都生病了——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污染问题、地震问题、战争问题,这些都是病症发作的问题啊!

究其根源就是我们心生病了,才整个外部都生病了,不正常了:阴阳失调了,五行相克相生的这种秩序紊乱了,五伦、五常不能体现了。所以整个的这个苦海呀!我们任心这样地生病,然后导致八苦交煎、火宅炎炎的患苦而不能觉悟,这不是极为悲哀的事情吗?

这几年来,由于很多众生遭受了很多的痛苦,也在痛定思痛。他们真的念佛非常恳切。他们觉得这个世间太苦,求往生的心还真的是发出来了,于是认真地求学佛法。所以在这个五浊恶世,在这个剧苦不堪的时代,我们不要仅仅是注意身体,要注意我们的心病,要投靠大医王这里来觉悟,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好——诸佛才欢喜。这才是以八苦为师,得到了一个觉悟。

陈大心奉教念佛,极其诚至。菩萨示偈曰:“八德池中莲已种,果然一念甚宏深。滋培虽藉如来力,长养全凭决定心。”又喻诸人曰:“此土有发愿往生者,彼土即生莲花。故作是语,汝等应生深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的几个问题

一个人被情伤,决定远走天涯。他来到佛前诉数苦恼,痛...

临终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门

有一次,我到一间道场,那间道场一向是打禅七的。咦!...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问: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大安法师答: 在学佛的过...

调伏心念如牧牛

过去佛在舍卫国游化时,有一年夏安居,波斯匿王发心要...

恶心的果报

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在唯识的教法当中,把胜义的道理分成四种: 第一个,世...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

心中有春天,所见所闻无不是春意盎然

笔者有一位从事社工的学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实。原来...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诵哪些经

问: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早晚课该诵哪些经?时间...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礼,德之范也。即礼是指规范,尊卑有序。《曲礼》曰:...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问: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

【佛教词典】常修多罗宗

(流派)涅槃宗之异名也。涅槃经说涅槃常住之义,故名...

【佛教词典】三转法轮经

梵名 Dharmacakrasūtra。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

公主的发夹

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

把「空」认为没有,就会成为断灭见

心经主要是讲照见五蕴皆空,空是把五欲、八风看空。 如...

殃福追人犹影随形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行弘化。当时...

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

发心的去取标准

省庵大师就告诉我们:舍就是去去掉邪的发心。邪的发心...

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以法施为重

菩萨行布施度的时候,是以法施为重,以法布施为最上等...

修净土法门的感觉---法师谈话实录

居士: 我现在还是每天早晚打坐,修观心的法门。后来我...

【推荐】在家人应不应该看电视报纸

问: 现在打开电视、报纸,每天报导的都是色情暴力、...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偶尔也要检查一下你的梦境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当然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但是有...

妙莲老和尚《拜佛念佛的方法》

(一)拜佛的方法与功德 我们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

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

世间人生病或者有危险灾难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