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44愿)修行具足德本

大安法师  2024/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44愿)修行具足德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他方世界无量刹土诸菩萨众闻信我阿弥陀佛名字已,心怀欣悦,喜形于色,应时勤修菩萨六度万行,具足一切功德之本。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

从通途佛法来看,“具足德本”意指修习菩萨六度是趣向无上正等正觉的根本。然从净土法门来看,信愿称名即是生起一切功德的本元。“一法具足一切法,一法成就一切法”乃圆教理念,执持六字洪名即是具足菩萨六度万行,诚如莲池大师开示:“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禅定波罗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推而极之,不出一心,万行具足。”(《弥陀疏钞》)

对莲池大师的这段开示,或有人以通途教理加以质疑,认为仅修念佛一行就具足六度是不可能的。这种质疑乃不了解净土法门之圆顿神妙之处。佛说净土法门乃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信然。须知,信愿称名若不具足六度万行,何以云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香光庄严呢?

可于念佛实践中勘验,当行人一心执持名号时,自然放舍身心世界,对五欲六尘,乃至一些世出世间善行悉皆捐弃。无住布施,连布施也布施掉。唐代庞蕴居士,宗门开悟后,把万贯家财装船沉入江底,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不将此财物拿去做善事。庞居士深知好事不如无事,所以连布施也布施掉,清净至极。即家庭为道场,男不娶,女不嫁,儿子耕种几亩薄田,女儿编织些竹器谋生,安贫乐道,处之泰然。临终时,悉皆自在坐脱立亡。可见真为生死、一心念佛即布施波罗蜜。

摄心念佛,不思善,不思恶,身口七支安住佛号,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得佛光明愿力加持,身心柔软,于他人的责骂侮辱宽然容忍,即为忍辱波罗蜜。一心念佛,净念相继,无杂无断,即为精进波罗蜜。一心念佛,制心一处,心不外缘,即为禅定波罗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孤明历历,念清楚、听清楚,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即为般若波罗蜜。一心念佛具足六度万行,因为能念之心性具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功德——不出一心,万行具足,真实不虚。

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信阿弥陀佛的名字,深知万德洪名不可思议功德,心生大欢喜,得平等慧。了达称念阿弥陀一佛,即等于称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往生阿弥陀佛一净土,即等于生到十方无量净土;诸法相即,一多互容,称性缘起,妙德难思。阿弥陀佛以六字圣号,护念加持他方菩萨,不退转于无上菩提,恩德洪深。他方世界的菩萨深知这一点,乃能欢喜踊跃无间断地去受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

大安法师:现代人如何做到老实念佛

问: 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

净土法门的十种信念与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落实

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

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往生机缘

阿弥陀佛光明妙德不可测度、超情离见,具有很多不可思...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

在家的净业修行人,应把握哪种心态

问: 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尘缘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

纵能名满天下,还能以此了生死否

光无状,自光绪七年离家,至今已五十年,依然故我。业...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净土法门的难信与仰信

净土法门就由于这样的至简至易、至顿至圆,又是从佛的...

观四谛发弘誓,当仁不让要成佛

四弘誓愿是智者在观察声闻教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

女孩出家几年后想还俗,还可以有家吗

问: 请问如果一个女孩子发心出家了,也许几年以后想还...

带业往生是带旧业,不是带新业吗

问: 有关带业往生,如果是信佛出家受戒后造了新业,诚...

【佛教词典】朱士行汉录

为东汉时代之译经目录,曹魏朱士行编录。于现存佛典中...

【佛教词典】四种杂染

【四种杂染】 p0429 瑜伽八十八卷九页云:何等名为四种...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郤只是一声的叹息!...

海山长老谈净土法门的修行

2013年4月24日,海山长老安详示寂,世寿86岁。长老以弘...

净宗九祖-蕅益大师

1.生平 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

淫根在于心意识,非指身体器官

有人问:最近科学生理学讲,男女的精到了一个时间,也...

修楞严经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对错

这个地方讲如实不空义,这个讲作用。 中间无实性,是故...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文言句义之能述乎。然...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

《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问: 师父上人,听说您在讲完《楞严》之后,接下来会...

散乱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问: 散乱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大安法师答: 散乱心...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创造出来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变现的...

简易大悲咒水制作方法

准备: 先净手漱口,然后准备开水一杯,不拘凉热。有...

佛顶骨舍利运往港澳接受瞻礼

4月25日,在南京栖霞寺存放的佛教圣物,世界仅存佛顶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