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九想观的具体观法

达照法师  2016/01/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九想观的具体观法

不净观主要是为了对治贪心。人生的痛苦都是来源于贪欲,贪欲若除断,痛苦自消亡。为了达到消除贪欲的这个目标,可以因人而异地采取两种不净观的方式:一种是如实观的不净观,即五不净观,指的是观察人生真正的实相,从种子到现前整个身体都是不净的;另一种是假想观的不净观,即九想观,指的是通过对人生最后面临死亡时情景的想象,发现生命最终的过程和结局也是不净的。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只要能够观想得起来,则对眼前的任何美景色欲都会深入观察到其前因后果,自然就不生贪欲,同时伴随贪欲而生起的痛苦也就自然瓦解了。

九想观就是九种假设的观想,主要是提醒我们要往后看,看到自己最终的结局,或者提醒我们看看所贪欲的对象(异性)最终的结局,都难免要经历种种不净苦空无我的事实,从而使自己对将来的生命灰飞烟灭深感苦空,与今世的纠缠和烦恼一刀两断。

九种想观的具体观法就是静坐下来之后,运用自己的觉察力和专注力,静虑思维,止观并重,定慧等持。一方面保持稳定的情绪,另一方面保持清明的觉察力,从人人必须经历的死亡开始设想下去,假设自己(或所贪对象)就是这样地按照一个接一个的情景而变化,就会产生新的一种力量,即去除贪欲的力量。久而久之,一切能够生起贪欲的情境都慢慢被净化了,自己的身心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增长了定力和智慧。

九想观的具体观法是:一胀想,若观人死尸,胖胀如韦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胀想;也就是刚死的人体好像被风吹鼓起来一样,与原来的健康体态大不一样,同时对于原来所贪着的形象也开始产生了变化,渐渐从贪着的梦幻般固执的情境里走出来,从此启动了治疗贪欲的程序。

二青瘀想,若观死尸,皮肉黄赤瘀黑青黤,是为青瘀想;继续观想下去就是皮肤的颜色开始变得恐怖起来,各种黄红青黑淤血的样子,实在影响了视觉上的舒适度,令人更进一步放弃欲望带来的喜乐感。

三坏想,若观死尸,风吹日曝,转大裂坏在地,是为坏想;经过风吹日晒的尸体转而变化更大,皮肤的局部也开始裂开,更加令人产生恐惧的情绪,本来贪欲的心再一次受到冲击。

四血涂漫想,若观死尸,处处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从皮肤的裂缝中流出来脓血和腐坏的体液,渐渐涂满了全身,部分溢满身外,伴随着臭气熏天,更加难以令心安乐贪执。

五脓烂想,若观死尸,虫脓流出,皮肉坏烂,滂沱在地,是为脓烂想;腐烂情况更趋严重,身上的虫子伴随着脓血流出来,皮肉都坏得更透,脱落迂腐在地。

六啖想,若观死尸,虫蛆啖食,鸟挑其眼,狐狗咀嚼,虎狼抓裂,是为啖想;腐烂之后的身体上长满虫蛆,恶心的蛆虫在尸体上蠕动,鸟儿挑逐眼睛,狐狸野狗对其进行咀嚼,虎狼野兽将其抓裂撕碎,败坏情景更为不堪入目。

七散想,若观死尸,禽兽分裂,身形破散,筋断骨离,头手交横,是为散想;身形涣散,筋骨分离,身首异处,色身散尽。

八骨想,若观死尸,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筋连或分散狼藉,如贝如珂,是为骨想;这就是白骨观的正观阶段,只见白骨洁白如贝壳或珂雪一般不染尘埃,甚至在月光下散发出熠熠光辉。

九烧想,若观死尸为火所焚,爆裂烟臭,薪尽形灭,同于灰土,假令不烧,亦归磨灭,是为烧想;最后连白骨都被火化了,人生再美终归是灰飞烟灭,有何可贪?有何放不下?如是久久思维,一切贪婪之心、贪色之欲自然不起,身心恢复健康的平静状态,禅定也就得以成就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

【原文】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王太太觉得自己很虔诚。 早晚课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

追求物质的乐受是无底洞

你生活的快乐不快乐,活得幸不幸福,你是不是有一个正...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达照法师:禅观内省

觉悟有三种觉: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觉行圆满...

修慈悲的机遇

行者在始觉的修习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后,所...

达照法师:深信因果

人生实际上是由业果感召而来的。业就是我们的惯性、习...

菩提涅槃

佛在七处佂心以后,怕我们大家落入断灭见,心不在内,...

【佛教词典】五净居天

色界之第四禅天,为证得阿那含(不还果)的圣者所生之...

【佛教词典】僧帐

(故事)唐会要曰:旧制僧尼簿,三年一造其籍。一本送...

【推荐】这样的考验荒诞且不道德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

替母亲打扫心房

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

奉行七诫远离诸恶

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世有聪明人,能远离诸恶。...

化城喻

佛陀开示大众:比丘们!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刻已到,座下...

谛闲法师法语集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师拈拄杖云。)光照东...

俱絺罗尊者问生死

学佛,就是要学得可以清楚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要想了生脱死,应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

找对自己的位置

不少孩子会被老师说成是笨小孩,家长为他们担心,他们...

受了菩萨戒,能否为生病的家人杀生做荤食

问: 弟子学佛多年,已受菩萨戒,吃长素。但家中老伴不...

命不好的人,一定没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

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东边

有人问,阿弥陀佛的国土为什么在西边?这样的问题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