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

静波法师  2021/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

《维摩诘经·方便品》中说:“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维摩居士也有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又去修梵行、离欲。你说那是不是功夫呢?绝对是功夫。我要再重复一遍曾经说的一句话:放下不是放弃,随缘不是随便。所以,在家菩萨可以有妻子,因为那是因缘。我刚才说过,应该去随缘,随这两个因缘,来使自己无欲无碍。

欲是一种执着,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执着,那不就是出离吗?不要把那种现象当作本质,不执着那种现象,我们就走出来了。否则,如果我们把现象看得很重,那么必然还是轮回。

当然了,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着相的,很难从相里走出来。但是,我们如果想不着相,是不是得面对相呢?如果不面对相,那是不是一种逃避现实呢?所以说,我们要思考,要定位。我们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佛教徒?如果真的是要做在家菩萨,那么就何妨向维摩居士学习:“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那也就是,即使身未出家,心已经出家了。我们只是应众生的要求,来完成一个在家菩萨的形象和使命,而我们的心里干干净净,没有牵挂。我们只是为了别人的因缘,才尽了一些责任、义务和本分。但是请记住,这同样就是我们的缘分。

菩萨戒弟子应该知道这样一点,如果不知道,我们恐怕不但在家里很难过,而且也就不是什么菩萨行了。难过当然就不是一个菩萨,连个一般的社会人都不如,很痛苦,很烦恼,活得很笨。我们不能提倡这种活法,这不是一个在家佛教徒的生活方式,也不是一个佛教徒的心量,更不是一个佛教徒的方式。

这一段经文,是对在家菩萨说的,但也衬托出了出家菩萨应有的梵行生活。

我们就是出家人,应有自己的因缘,拥有自己的空间,如果找借口跑到社会上活动,那么就无法理直气壮。因为我们选择了这样的因缘,既然选择了它,就得对它负责任。虽然因缘不是固定的。如果一个菩萨执着因缘,他又错了,但是他要随着这个因缘。既然我选择了出家,那么我就对它负责;既然你选择了你的在家,那么你也对你的在家去负责,从而把握和珍惜在不同的因缘上历事炼心:欲求大道应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远离五欲、自利利他的修行楷模。

我们必须清楚,当我们想让别人对我们尊重和恭敬的时候,想要在信众的圈子里说话有力度的时候,请不要去控制别人,而应该思考自己的修行、德行,以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一定要到位,一定要优秀。如此,别人自然对我们恭敬,而不是我们要求着别人尊重。那不是佛教徒的内容。

佛教徒的内容一定是要给人家欢喜自在,不要去控制别人,再者谁又能控制谁呢?我的寺院里,不止一次地告诉门卫:我们必须要有包容心,不管进来的人是哪里的佛教徒,只要他有正规的皈依证,只要他出示皈依证来证明他是佛教徒,你就应该让他进来拜佛、学佛。如果没有包容心,那么就会说只有拿极乐寺皈依证的人才可以进来。我们不会这样,也不允许这样,否则这是佛教徒吗?肯定已经都不是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

【推荐】戒律中对僧人从事占卜算命的观点

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反对占卜算命的。那么,这个线索从哪...

来果禅师悟道因缘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

圣严法师《居士的社会生活》

从佛教的立场说,一个在家的居士所活动的范围,可比一...

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

一切佛法的基本原理缘起性空,或者叫性空缘起,也可以...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明海法师自述出家的心路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心里有正念,就能够抵御外境的诱惑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

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

古德法华偈颂云: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意广含藏,白...

因为有贪心,所以才会上当受骗

来到极乐寺,都是有缘人,佛说缘起甚深甚深!为什么说...

佛法的兴衰取决于我们知见的正邪

我们反思、反省,我们扪心自问,这么多年来我们都在做...

【佛教词典】法华曼荼罗

为雕画法华经之说相的曼荼罗。又称法华经曼荼罗、法华...

【佛教词典】四种报

或分为四种业报。   一、现报 现报者,谓今生作极善...

健康身体头脑,节欲保身是首要

印光大师在《寿康宝鉴》的序中说:世人十分之中,四分...

圣严法师《如何认清自己》

问:想请教一个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的问题,那就要如...

何曾生过,又何曾死过

众生的心是很复杂的,实际慢慢地就能体会到,不管我们...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

解梦

沩山禅师睡觉醒来,仰山来问安,禅师便翻身面向墙壁。...

绝不能把佛舍利当成商品买卖

近来各地颇多贩卖佛舍利者,等同商品,漫天开价,闻之...

猴子的亲情感动猎人

在某个小山村有位年轻人,有百发百中的狩猎功夫。但是...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我们在前面讲到皈依的两种内涵,这个地方讲到我所皈依...

带着「需要」去看望

医院病房,住着两位相同的绝症患者,不同的是一个来自...

【佛学漫画】人身难得

人身得来非常之不易,命中率极低,遇正法更难,如果这...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