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

梦参老和尚  2019/10/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这是“三毒”,每个众生要求解脱的很难离开三毒,就是“贪、瞋、痴”。

“贪”就指着淫欲说的。贪还有时间性,“瞋”可没有,遇着什么事就发火,发火就是发脾气了。怎能断除?“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这三毒哪个重?瞋恨心最重,遇缘就发、遇缘就发,随时都发。

不论你淫心也好,瞋恨心也好,愚痴心也好,“愚痴”就是糊涂了,迷迷糊糊的,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不是一下能断得除、断得了的。但是这个说不是你一次念、两次念,是常时地念,就是你的修行功夫,就是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当你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时候,你全部的集中力,集中观想菩萨的慈悲上。当你念菩萨,你心里就想菩萨了,挂念菩萨了,那个贪、瞋、痴的心就没有了。能念的本身就是智慧,没有智慧,你不会念的,那把愚痴就消失了。

当你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你不会发火的,发不起来;当你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欲念生不起来的,也不会想的。因此说要想断淫、怒、痴,就常念观世音。

《普门品》教我们修行的方法,就是称圣号。念观世音菩萨,就是解决问题,能了生死。最后生到极乐世界去,不就一切都了了,直至成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最后佛跟无尽意菩萨说,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饶益众生,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不是你遇到灾难时候才来念,你常时都应如是念,得到菩萨的加持,利益你消灾,乃至于成道。不是一点点的小感应,遇到灾害就得脱离了,念念观世音菩萨就脱离了。这是一时!你要想断烦恼,断贪、瞋、痴,那你常时修,修观音法门。

在《法华经》修观音法门,就是念圣号就行了。其他的,像你念观世音菩萨大悲咒,修圆通法门,观想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门还有多种。《法华经》只说你临时念念观世音菩萨就可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早晚课诵的功德利益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门弟子...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

持诵《普门品》的不可思议感应

普门入于大慈,帮助众生得利乐;观世音入于大悲,寻声...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大师在《万善同归...

住处供地藏菩萨像,就能得十种好处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

就这么一个功德,百千万劫不堕三途

在《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上,佛又说了这么一段话。佛言...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苦难到来时,这时候该怎么办

无论什么人,只要造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报就是...

念地藏菩萨圣号,为何能让病好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无忧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

沾到三宝的边,为何都能都成佛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

求「地藏水」有没有效果呢

我是求过地藏水的,有没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么样开...

【佛教词典】真言救世者

(术语)称阿字也。大疏六曰:此阿字门为一切真言王,...

【佛教词典】三补吒

(印相)译作虚心合掌。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

敬畏一切众生的生命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 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

做一片茶叶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

佛家禅语

△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大安法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那还要念佛吗

问: 有人说:《无量寿经》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所以...

【推荐】佩带诵持楞严咒有八大功德

在本经经文当中讲到:不论佩带楞严咒也好、诵持也好,...

用无我来破除四相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

走错的路也是路

三兄弟从乡下到城市谋生活,一个叫怨天,一个叫怨地,...

精进念佛时身体会出现病苦,该怎么解决

问: 居士林昼夜精进念佛,我们一般参加的同修都会感...

《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真身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