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心才能心安

林清玄  2012/08/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最近广钦老和尚一百零五岁诞辰,朋友找我去演讲,谈谈老和尚的生平与修行。

广钦老和尚是当代的高僧,有甚深的禅定,终生倡导念佛法门,可以说是禅净双修的典范。他的神异事迹很多,例如在深山坐禅、降伏猛虎、大蛇皈依,在泉州就是有名的伏虎和尚。例如他曾进人禅定长达四个月的时间,呼吸与脉搏完全停、止,经弘一法师三弹指,才从定境中出来,使弘一法师赞叹说:“这么深的禅定,古今少有。”

又例如,他在三十六岁时,因睡晚了延误打板时间,深自忏悔,从此立志不倒单,长坐不卧,终生不睡床长达六十年,临终也是坐化圆寂。再例如,他七岁开始素食,由于在山中修行之故,从五十岁后只吃水果,不再火自,在台湾被尊称为“水果师”。

又例如,除雨天之外,夜间喜欢在草地林间静坐,凡是他静坐之处丈内方圆,露水不湿,也无蚊虫,被目为神异。

这些修行事迹,广钦老和尚的弟子和一般佛子都口耳相传,知之甚详。但是广钦老和尚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常教人“老实念佛”,一天无事,可以老老实实念佛,那是最幸福的事了。这是经历过千难万磨的苦行之后,真正的慈悲,因为要像他那样悟道太艰难了,念佛是最简单可靠的。

在广钦老和尚的教化中,我觉得最受用的是他常讲无心、随缘、破我执。

他说:“怎样才能心安?就是要无心。”“西方在哪里?在自己的心中,心中无事、无烦恼,就是西方。”“善知识在哪里?在心。”“修行不能执著,执著即生烦恼。”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是功夫。”

“平常即对任何事无挂碍,免得临命终时,念头一到,就要继续轮回了。”

“一切都不计较,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别心,就是修苦行。”

“无色相之心,才是学佛。”

广钦老和尚不识字,所以他的教言全是自己生命的体验,他的世寿有九十五岁,但一生平淡、自然、随缘、无挂碍,应该得力于他的无心吧!

甚至在他圆寂的时候,遗言也是“无来无去无代志”(没有来也没有去,没有事情),每想到广老的这句话,就仿佛看见了鸟飞于空中、云无心出岫、风自由自在。

老和尚很少提到经典,但他说:“经典就是路径,所以看经才知道修行的路是怎么走。”又说:“《心经》里,‘自在’两个字最重要。”

广钦老和尚生前,很少讲经、很少做法会,也很少赶经忏,他总是坐在一张旧藤椅上,像一座山,让景仰的人朝圣。因为他,土城的荒山成为圣地、六龟的僻野成为宝殿;因为他,使盛唐禅师的气象,在台湾灵光一闪。

如今,青山依旧在,广钦老和尚不在了,不,他是化成许多虚空的山,存在无数人的心里,只要一想到他那庄严的坐姿、慈悲的脸容,心里就安静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林清玄文章列表

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

这幅图描绘的是禅宗极为有名的公案,说的是唐代夹山善...

嫉恨是心灵的肿瘤

嫉恨,是心灵的肿瘤。嫉恨别人的人,往往是在容貌、学...

唐代高僧怀玉禅师

我们有很多人虽然念佛不一定心里能够笃定,就是这种自...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

玄奘大师的生死观

子午岭沿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之间的边际徐徐东进,南折...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住在那里?为了住的问题,有的人...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

【佛学漫画】灵峰蕅益大师

灵峰蕅益大师...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能在动中修,这更是功夫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

念佛之人当孝敬双亲,不可偏执速死求往生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

如本法师:出家修行的十点要求

出家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伟业,是超凡入圣的转捩点,是世...

【佛教词典】二身

(一)指二种佛身。有多种分法:(一)谓生身与化身。生身...

【佛教词典】三三昧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

立即采取行动才是最佳选择

中学生说,将来我毕业,离开家去读大学,那时就好玩了...

谁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

佛经上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善生长者,他要将世界上...

最适合在夏季食用的7种水果

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以及诱人的味道是水果能...

邪淫为什么会障道

什么叫破坏善根呢?以杀生来说。你杀生,杀完了以后,...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

戒律衰败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酒满茶半

常常听说一句话叫酒满茶半,但为了什么,却并不确知。...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己就拿回去了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

修行的三点开示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

圣严法师《话梦人生》

古代中国曾有一则做梦的故事,描述一位年轻人,在赴京...

运用佛法的慈悲智慧来处理婆媳关系

2017年,是我先生家族最不幸的一年。特别是他弟弟的突...

就这么一个功德,百千万劫不堕三途

在《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上,佛又说了这么一段话。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