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几位高僧大德对「念佛数量」的开示

2012/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导祖师:

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诵《弥陀经》。日别十五遍,二年得一万。日别三十遍,一年一万。日别念一万遍佛。亦须依时礼赞净土庄严事。大须精进,或得三万、六万、十万者,皆是上品上生人。自余功德,尽回往生。

藕益祖师: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设有巧没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

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试自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瞋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杯;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岐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听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着。珍重!

黄念老:

你不要管念佛是否就是著相或不著相、离相或不离相,你只要好好去念就是了,这就是“事持”。按蕅益大师的说法,念佛一天要念三万声,而且三万是最起码的,最低的数。当然现在就不好说了,我老劝人念佛、要修行,一天如果还念不到一万,恐怕功效不会有大明显。当然能念上一句也是好的,但要想显著起作用的话,那你一天至少得念一万,这离蕅益大师的要求可就差三分之二了。蕅益大师提出最少要每天三万遍,大家从他的开示录中可以看到,他的数是三万、五万、八万、十万。蕅益大师拿着佛珠就是这么念的。拿佛珠念也有好处,可以起提醒我们的作用。就这么念,什么时候我们有这一句,这就是“事持”。在事持之中就可以达到“理持”。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一部大经,一句洪名,一向专念,一生成就!

同一念佛无别道,法界之内皆兄弟;今生誓乘弥陀愿,携手共赴极乐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问: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大安法师答: 我不...

诚敬二字在念佛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问: 诚与敬在念佛法门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大安法师...

念佛最重要的是临终那一念

在和大家讲正题以前,先讲怎么念佛。 有些人不知道念...

五会念佛的念法与解释

五会念佛的念法: 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

系缘念的念佛方法要怎么修

大家都知道我们念佛的方法里面有一个叫做系缘念,这种...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淫女(妓女)的开示

1、《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复应语言。善男子。...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个要素就是...

没有人能带着妄想往生

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但是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因为...

以善业夺恶业,以善心夺恶心

中随烦恼有二种:『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

问: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呢。请一开示一下。 方...

【佛教词典】行证

(术语)修行与证悟。依于行道而证理也。行者因,证者...

【佛教词典】外道禅

指带异计之禅。为五味禅之一。行者所习之禅有深有浅,...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奉劝各位,在社会里边,不要热衷名利。名利好比过眼云...

圣严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安心?》

曾经有一位居士问我: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在日常...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

精进念《地藏经》,现世转化恶业

我有个弟子,银行亏空九千多万,没办法偿还,判刑二十...

临终时一生所做善恶会全部涌现

【原文】 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

圣严法师《智慧是诸佛之母》

慈悲和智慧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但是它功能和表...

念佛往生一法,对初发心菩萨来说非常重要

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

天生暴躁

盘珪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

人生最美的心境

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也该干净」的...

错过净土,出离无期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

宝筐镜影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