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时时刻刻都得到加持和摄受

2012/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你念了多年的佛了,念佛有没有感应?我说当然有啊,他们就会说是见到佛菩萨了还是看到放光了,闻到香味了?唉!我听了总是替他们感到有些遗憾。老实念佛这四个字做起来有多难啊!对佛菩萨的加持和摄受又有多么大的误解啊!我们的每一念虔诚持念佛菩萨名号的心和行都在与佛菩萨进行着感应道交,时时刻刻都会得到加持和摄受!为什么要执著那些声、光的幻象呢?

我每次都告诉他们,感应佛菩萨的加持和摄受就是令行人的心日日清净,能够时刻的警醒和关照自己的内心,时刻有正念来降服习气,改正言行,内心与身体方面的清净这些都是感应啊!每天都会有无数的佛菩萨来到我们身边,来敲我们的门,为我们表演苦空无常,给我们讲解人生的真谛,有人听了会有所收获,有人却不以为然,甚至于根本就不会醒悟这就是佛菩萨最好的加持。

其实佛菩萨没有舍弃我们任何一个众生,《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就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当以何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就是告诉我们,佛菩萨不单会以金身来示现,也会根据众生的根机以各种各样的形象来示现救度。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佛菩萨来到我们面前,以应机的、方便的,甚至有时会以反面的示现来给我们说法,就看我们是否能领会。

我每天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就经常会发现有无数的佛菩萨在我们左右。也可能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蹒跚挪蹭的行走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之间;也可能是一个新生的婴儿,用啼哭来告诉我们六道轮回的无始无终;也可能是一个浓妆艳抹的风尘女子,来告诉我们淫欲和贪欲的可怕;也可能是一个残疾人,来告诉我们六根不具的果报有多么令人心痛;甚至可以是您餐桌上的一条鱼,用自己的肉身来告诉您被宰杀的痛苦……这芸芸众生无不是佛菩萨的教科书,给我们一遍遍地讲述苦空无常的道理,可是您用心领会了吗?您知道反思吗?知道感恩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四大毒蛇

从前,有一位乐修佛道的修行人,决定独往山中用功。但...

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世间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杂...

圣严法师《越看越是个美人》

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丽,花费了许多金...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禅修

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

真理战胜邪恶

有一回,佛陀在拘睒弥弘法,受到外道的嫉妒,故意收买...

佛法的修行,要有这九种心

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因...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

于诸梵行念念精勤无怠,能得十种利益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

「住在外境」对你是不利的,「回光返照」才是大功德

我们的颠倒是怎么产生的呢?「自心取自心」,第一个「...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

【佛教词典】秘密道次第论

又称胜者普遍大金刚持道次第、一切秘密精要开显。宗喀...

【佛教词典】楞严头

(职位)禅家举唱楞严咒者之职名,请音声好之人充之。...

爱情就是一坨屎

讲一个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最难以放下的东西:我们的...

织匠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家物产非常丰饶,而为他国觊觎,面临战争的...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

【推荐】圆泽禅师的轮回故事

在唐朝时,有个居士李源,他父亲因为安史之乱,被杀了...

度众生苦,一切要从利他的角度出发

我们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过去业报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病患的意外收获

有一对夫妻新婚没几天就发生车祸,新郎伤得非常严重,...

以一句佛号念诵听与本愿相应

印光大师根据《楞严经》以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

【原文】 盖闻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尘寰扰扰,易犯...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问: 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答:...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到了极乐世界后,绝不可能再堕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