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匆忙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2013/0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倾听物语人声,思聚散岂无凭!

生命本需要宁静与淡泊,宁静时拥有一份睿智,淡泊处自有一份从容。

匆匆又一年,可曾想过岁月的流逝中,我们是否还拥有这样一个心灵,我们是否还有这样一个思想的天空。

我们似乎忘记了这个世界除了人,还有草木;除了脚印,还有思想;除了活着,还有道义;更忘记了除了这个世界之外,还有浩瀚的宇宙。

匆忙之中,亲情的表达变成了一道程序;友情被铺排成前行的阶梯;爱情有如快餐式的品茗,并在天平上寻求着它的平衡。我们走在人群中,可还听得到别人真诚的问候,看得见别人无助的请求?是否忘记了自己的寻觅其实就在回首处,漂泊的最后,望尽的唯有归家的路?

匆忙之中,也曾去探问花草与名胜,然而,大自然的恩赐装点着践踏者的门庭;灵感与慰藉换成了附庸风雅的无知与鄙陋。匆匆的脚步代替了心灵去游历这个世界,最后只空留“到此一游”。我们生活在天地间,可还看得见大自然的警示,听得见上天的震怒?

匆忙之中,忙不择路,趋之若鹜,为的是攀荣求富;绞尽脑汁,不是为了思想,只为了追逐别人的追逐。忘记了审视自己,学会了寻找借口;忘记了自己是谁,学会了冷漠与麻木。浮生若梦,可否想过,人生本不是一味收获的旅程,有谁不是在放弃中选择与前行?

匆忙之中,已无暇去叩问良知的有无,也无心倾听善意的劝说。先人的舍生取义被演绎为神话,大善大忍都被小人们拿来戏说。然而,生命的尊严,本如高山之巍峨。上天赋予的思想,是让我们用它来分辨善恶;若是没有了良知,何异于朽木一棵;如果放弃了思想,又岂止是不可雕琢?

朋友啊,想一想,一路走来,我们的世界已被物欲占满,我们的生活只有步履匆匆,我们的心灵已是荒草丛生。可否愿意给自己的心灵一份淡泊与宁静,让自己的脚步从容;可曾想过让自己的未来真正美好,让自己的世界清澈澄明。

请点亮心中的明灯,去凝视与倾听,寻回我们生命深处那份真诚、善良与宽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在不坚牢中,求得牢靠的功德利益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世尊教诫比丘:在...

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转机

大雨过后,有人抬头看天,晴空万里,神清气爽。有人喜...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

人生的总预测

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它的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临事对人时,应抱持怎样的态度

我们每天张开眼睛后,生活的二六时中,总会面临许多不...

净慧法师:人生的三大缺陷

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

在声色货利的前面,我们要能自制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夫欲念诵,灭罪障,助菩提,应须发愿。先净三业,十指...

如果常能这样想,就不会缺乏念佛的动力了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们;无时无...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

【佛教词典】三摩呬多

梵语 samāhita,巴利语同。意译等引、胜定。指由定力...

【佛教词典】本二

亦名:故二 济缘记·释安居篇:“本二即在俗时妻,二谓...

一碗白饭的恩情

曾看过一则感人的故事――数十年前,台北市的旧市区有...

纵遇善知识,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纵遇善知识,但以耳为目,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这个也...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问: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方海权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

禅宗参话头法门疑情解析

参话头是千年来禅宗门下最重要法门,但随着禅宗的没落...

乌龟报恩

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

如何拥有健康的身体

讲《药师经》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样拥有健康的身体...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

如何锻炼我们的心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

为法忘躯的玄奘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西行求法的...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

记忆中的白光长老

转眼就是白光长老圆寂的纪念日。回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