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哪里

海山长老  2013/04/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哪里

学佛,第一个叫破除我执,要懂得这个身体不是实有的,是地水火风和合,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不生不灭才是真象。找到这个不生不灭宇宙这个空体就叫法身,佛菩萨都证得这个法身,我们也有,我们学佛就是为了找到这个法身。

人为何不平等,就是因为“因”上不平等,所以“果”上就不平等。比如:底片上的胶卷,没有善恶之分,是一相平等,所以,我们学佛就是专摄善的影子,如果有了恶的影子,怎么办?那就必须洗掉,就叫誓断一切恶,并将佛德大慈大悲,无我利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彻底恢复。学佛的过程就是断恶生善,然后渡众生,把我们的私有观念,我执观念全部清洗干净,把佛心,佛愿,佛行恢复。

人类为何不平等,不平等的根源在哪里?

悉达多太子经过49天在菩提树下,独立思索,提出一个问题,父母在没有生我们前是谁?

父母生我是个假体,真正的我是代表宇宙,而整个宇宙全是自性空体,在父母还没有生我之前就有了,我们的肉体是父母生的,而我们这个真正代表宇宙的这个空体,不是父母生的,佛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就找到了这样一个真正的我,永恒存在的这个空体,就叫法身自在我。

那么人类的私心妄念,分别,执着,又从何而来?我们每个人都会想东想西,这个思想是何处来?佛为了找到这个答案,进一步思维发现了我们的心就等于光明宝镜,放在空中,由于空中灰尘,一点一点的沉淀,灰尘多了便把光明遮障了。另外,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都属于客尘烦恼。此空体原来没有。

本性清净没有烦恼尘垢,无始无终,无内无外,整个心体就是如光明宝镜。我们肉体不是长久的,是暂时的,所以肉体有生必有死。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储存的情爱种子,因为有此种子,有生灭的因,就会得这个生灭果,所以这个情爱种子就是我们生死之根,只有除此情爱种子并将彻底清洗干净,才能解决生死。

佛陀证得真理,恢复心明明镜后叹息:(以下白话文翻译)奇怪,奇怪,整个宇宙大千世界这个空体就是我们共同的心体,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而我们这个空体都是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共同的心体,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而我们这个空体都是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共同体,人人都可以成佛。

那么,我们人类又为何不知道此道理。原来只因有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妄想就叫所智障,知识越多,反而生起障碍,障碍它的本有真心发挥光明作用;第2个就是执着,执着又变成烦恼障,执着这个身体是我,我吃亏了,我收起了,我受欺负了,工资低了,待遇少了,分配不公平了,就是因为人执着这个假我,所以人对人处事造成了矛盾。那么我们人类矛盾的根源在什么地方?矛盾就是因为执着这个身体为我,也叫烦恼障。如果人类消除自私为我这个小观念,若树立为人类,为社会,为国家大观念,矛盾就没有了。

我们这个不生不死的空体才是我们真正的身体,也是我们的本有真心。这个本有真心的身体没有生没有死。以相机照相为例,如我们相机中的胶卷,底片上的影子,而这个影子从哪里来?是缘,因为相机的镜头,光线,快门,底片等,将外面的影片照在底片上,而这些底片上的影子全都是假象,不是真的,那什么才是真的?是胶卷才是真的。

底片上的善恶影子都是假的,所以善恶都是空,所谓善恶性具,善恶星空。所以叫缘起性空,也叫性空缘起。每个人都有透明的心体,就等于胶卷,也叫本体,代表什么?代表宇宙这个空体。这个空体是平等的,就是佛的心,我的心,众生的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都可成佛,为何我们又还没成佛呢?因为妄想,执着这2个原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把「谢谢」带回去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有一些人虽然学佛很久,但是时常都还强调自己的个性是...

弘法人士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一想法请开示,我认为弘法人不要...

【推荐】应该怎样观察我们的色身

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开始的,要是说生命有开始,那生命就...

流转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有一段开示,他说:宇宙无非旅...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应作何理解

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

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

唯识学怎样判定造业的轻重

这个罪业的轻重,我们也可以从唯识学作一个总结。唯识...

仁清法师: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

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因...

获得真正的圆满成功

成功是人生中常时萦怀,不经意就自然浮现的字眼与期盼...

【佛教词典】诸有智者

【诸有智者】 p1349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诸有智者者:...

【佛教词典】四德处

梵语 catvāri-adhisthānāni。指四种功德之所住处。...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

「四不」原则健全我们的人生

我这一生周游世界,云水行脚,到过不少地方,但在今天...

【推荐】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

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

如何知道自己信愿是否具足

前面也讲过,「愿」就是生命的方向,我们怎么知道自己...

题耆罗与那赖的故事

过去有两位菩萨,志行清净,心境寂然,无所欲求,光明...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

如何面对当前纠结的婚外恋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询问,如何面对当前纠结...

解脱色身的爱缚

男子,依佛法出家,仍为爱心所缚,常以苏油摩身,用汤...

圣安法师口述: 跟随虚云老和尚的日子

我俗名李荣,法号圣安,属牛。十五岁时跟随虚云和尚,...

皈依后的八大好处

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

主人在何处

雪岩祖钦问弟子高峰原妙:日间浩浩时你做得了自己主人...

圣严法师《心怀大悲,世界大慈》

在中国文化之中,代表慈悲的是女性,所以母亲被称为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