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职场中与人相处之道

2013/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职场中与人相处之道

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与他人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往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尤其在职场中,与人相处贵在相知,尤其“勿以己之长,而显人之短”,彼此要能互相尊重,互相成就,要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能够“观德莫观失”,才能结交朋友。

对贤能者服之以德

面对贤能的人,我们不可以用权势、金钱、名位来取悦他,而是要以良好的品性、德行与之交往,就如荀子所云:“君子易知,而难狎。”因为贤能的人虽然易于亲近,但是如果你的态度轻浮、邪佞,则难以令贤者看重你,所以对贤能的人,要服之以德。

对乖张者驭之以术

而对一些生性嚣张、猖狂、傲慢的人,要如何与他相处呢?要驭之以术!也就是要有“方便”的方法。就如同驯马师要调服顽劣的马,一定要先懂得他的性情,再依他的特性来调御。有时候顺着他的心意,有时候要适时地控制它的方向。待人也是如此,不能一味地打骂责备,而是要先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并且要倾听他的声音,适时给予劝告;能有一些对话的方法,才能让他称服。

对朴拙者赋之以专

面对生性比较迟钝、朴实,甚至笨拙的人,我们要怎么办呢?《三国志》云:“贵其所长,忘其所短。”就是说明用人要“知人善任”,对于他的缺点要包容,而善于利用他的长处,并且给他因缘好好发挥。也就是说,对于能力较差的人,应视其能力,交代给他能完成的事,再从旁教导他做事的方法,让他有信心独立完成。因此我们对待朴拙者,要赋之以专,以融其心境。

对顽劣者教之以方

对顽劣、不受教、刚强、下劣者,我们不能把它开除,也不能不用他,但是要有方法让他接受你。例如:用佛的慈爱怜悯他,让他因受到关心而软化彼此的对立;用鼓励待他,让他因受到赞美而对自己产生信心;或者用威力来降服他,让他受到威迫而跟随你,所以对顽劣者,要教之以方。

人际相处,要善观因缘,佛也是如此的慈悲为怀,随顺因缘,珍惜因缘。尤其彼此能相互给他人留有一半的空间,则不但不会有冲突磨擦,也可以保持适当的交流,发生互补的作用。

所以人与人相处,有因缘因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为社会失业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听我诚恳的祈愿:世间上充满...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

时间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

斯利姆是谁?恐怕许多人对这个人的还很陌生。如果我这...

感恩带来富裕的人生

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

是非止于智者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不说是非难,是说我们在生活...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

如亲四怨的冤家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

两个有怨恨的人,一定是有亲厚关系

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乃至阿耨多藐三菩提,常见诸佛,...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推荐】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

发心和正见是所有修证的基础

我们把整个佛法分成四个主题: 发心,正见,修行,证果...

弥勒笑什么

大凡走进汉传佛教寺庙第一山门,都会看到迎面正中端坐...

跟无量宇宙相比,一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现本,皆成佛道。...

【佛教词典】圆通忏法

(修法)观音忏法之别名。此法以观音为道场之主,故名...

【佛教词典】密藏开禅师遗稿

凡二卷。明代密藏道开撰。卷上包括上慈圣皇太后、募刻...

翻翻经书是否等于跟念经一样

问: 我是缅甸华侨,我看经书有的时候不懂,那天有一...

4种补钙的蔬菜

说到补钙,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喝牛奶、骨头汤或是服用钙...

为什么提婆达多总想加害佛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种善因,不要种恶因,为什么呢?...

宏海法师:劝发菩提心文

(第一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大家晚上...

佛灭后有五法能令正法久住

【原文】 《善见》云: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

积聚福德资粮

我们知道积聚福德资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积...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

圣严法师《坚持的是原则还是偏见》

待人处世的过程中,坚持原则本来是正常的, 问题是:...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两声口哨换来50年牢狱之灾

近在网络上看到不少去死吧、你是猪之类的不文明用语。...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