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2013/08/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恭一样,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善良的性情。人到中年以后,就显现出现世性格影响所致的面相了。

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和的人面相柔和美丽。性格格外粗暴的人,总是一脸的凶相;许多品行不太好的中老年妇女,往往一脸的刻薄相,这就是所谓的薄命相、克夫相。实际上不是生就的相貌,而是长期的心与行为的修炼在脸上的投影,这些相貌也在预示着其未来的命运。相术也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相由心生,由脸观心,由心知未来

那么幼年与少年、青年时期相貌的成因是什么?漂亮程度是前一生带来的习气所致。人的前半生是活在前世的影响之下,下半生更多地活在前半生的影响之下。所以说,人到中年以后,要对自己的脸负责任。

慈悲心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比较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过人的光华,让人越看越顺眼,越来越喜欢与其接触。而过于自私、狡猾、计较的人是很不耐看的,甚至丑陋。即使侥幸生得姣好的容貌,也会在脸上逐渐显现出一些不招人喜欢的地方,比如面无和气,仅是“第一眼顺眼”,稍多接触就毫无吸引力了。

请相信相貌是能逐步改变,尤其是美好的相貌是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吸引力,让见者不知不觉心生倾慕。很多时候,美丽与否是从看到的人心里生出来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1、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3、尽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4、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5、发愿要发好愿,说话要说好话。

6、说一句好话如口吐莲花,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7、对人要宽心,说话要细心。

8、“心美”看什么都顺眼。

9、多一次原谅别人,就多造一次福;把心量放大,福就大。

10、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前,解脱于未来。

11、能消除烦恼就是“慧”,能付出爱心就是“福”。

12、甘愿做,欢喜受。

14、我们要做好社会的环保,也要做好内心的环保,丢掉烦恼的垃圾,培养清净的智慧。

15、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

16、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17、屋宽不如心宽。

18、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19、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20、犯错生出忏悔心,才能清净无烦恼。

21、子女要让父母安心才有福。

22、对父母感恩的孩子最有福。

23、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24、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a、孝顺,b、行善。

25、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

26、知缘惜缘再造善缘。

27、为人处事要小心,但不要小心眼。

28、贫与贪只差一点而已,凡夫愚痴愈贪是愈贫啊!

29、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不生气就能消业障。

30、要看好人,自己要先做个好人。

31、拥有负担,不计较就自在。

32、不去想它,也就没事了。(能放下烦恼,才能快乐)

33、没有公德,就没有功德。

34、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35、逆境可遇不可求,要珍惜感恩,因为它才是成长的资粮。

36、有人缘则有福,结好人缘就是最大的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为追寻美好、幸福生活而不...

何谓「五毒心」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

修行的真谛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没有委曲

这个宇宙、这个世界跟我是一体,这个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净土岂有十万亿之遥耶

然娑婆秽土,全是众生染想感结,纯一秽恶;而蠡髻梵王...

你一天到晚看别人,就容易起烦恼

问: 师父在《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心静欲自消

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这个心寂灭了,自然...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

把差别相整合成一真法界

诸位我们会看到,我们以前的心态,它以自我意识为中心...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记得数年前,到马来西亚某地弘法,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无瞋才是最好的供养

我们可以看见这世间上,每天报章新闻不知多少人被杀或...

【佛教词典】迷惑

谬于事理,称为迷;不明事理,称为惑。佛菩萨之境界无...

【佛教词典】三重法界

指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华严宗本立四种法界,为与能观...

慧律法师《宽恕别人 升华自我》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

善用其心,清净行为

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净。 巧愿,是善巧的愿。这...

纵遇善知识,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纵遇善知识,但以耳为目,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这个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对不尽人事者而言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对不尽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令起厌离

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

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

九八年显通寺打千僧斋,那天那个真是罗汉

我们现在在社会上,碰到这些人,你就要以这样来恭敬他...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其中一...

慧律法师《观照无常、放下执着、感悟佛性》

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