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智圆法师  2013/10/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时时都有可能遭受天灾人祸,比如空难、车祸、传染病、水火灾难、暴力袭击、战争,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连晚上出门都没有安全感。怎么才能使生命具有保障呢?就是多做放生,放生的功德积累得越多,就越会使自己处在善法光明的护佑当中,自然远离横祸灾难,《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中说:“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所以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在佛经当中有这样一个公案:

以前有一个天人,投生在一户施主家里,长大之后,他想出家,但是父母不答应。这个小孩心里想:人身这么宝贵,如果不能出家,那这个人身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他想自杀,可是跳河的时候,河水竟然倒流。他从悬崖跳下,也丝毫无损。当时国王的法律很严厉,他又故意做强盗,想让自己遭受死刑而死,可是行刑的时候,射出去的弓箭全部都自动返回,国王大吃一惊,向他道歉。后来在国王的帮助之下,他的家人终于允许他出家,证得阿罗汉果。

这个人前世造了什么善业,寿命这样坚固呢?

佛说:“以前他救过一个快要被杀的人,以这个因缘,他在五百世当中,内心无所畏惧,外在的地水火风也不能损害他,而且在今生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所以放生是无畏布施,能让众生远离怖畏,也能使自己获得无畏之果,如果我们有怯弱、恐惧的心理,常常行持放生,就可以逐渐转为安定、坦然。

放生能促进社会稳定、世界和平

社会的动荡,战争的爆发,其根本原因,在于众生无始以来所结下的冤孽,我们人类要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安宁,远离战争与暴力,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推动人们戒杀放生、树立起尊重生命的观念。

放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减少了被屠杀的众生,减少了今后动荡的根源;放生带来的间接结果,是增加了人们的福报,增加了善的力量,减少了过去的冤孽成熟的机缘。印光大师在《放生十大功德》中开示说:“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因此,作为一名大乘佛子,我们应当从自己身上做起,把放生的慈悲之心,带回家,带到工作中,去感化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唤起人们珍爱生命的善心,促进社会的稳定、世界的和平。

放生是延寿妙法

《杂宝藏经》中记载,过去有个沙弥,承事一位长老。长老观察到沙弥还有七天寿命,就让他回家去看望母亲,临别的时候嘱咐他:到第八天再回来,意思是让他在家里命终。没想到沙弥第八天回来了,师父觉得很奇怪,就入定观察,原来小沙弥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一群蚂蚁困在水中,他做了一个小桥把蚂蚁引到没有水的地方。以这个救护蚂蚁的功德,寿命得到延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最简单的放生仪轨

在没有师父主持,自己放生的时候,可按下面这个简单的...

无力救度菜场的许多物命,该怎么办

问: 在菜场面对许多物命,自己无力救度,当如何处置?...

乌龟报恩

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

谁偷了摩尼宝珠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

蔡哀侯一念邪淫,为自己召来大祸

蔡哀侯是春秋时代的诸侯,名叫献舞,为人好色轻浮,娶...

关于戒杀的问答

问:世上飞禽走兽的种类很多,如果人人戒杀,它们就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二十四种入魔之因

魔分四种: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第一种魔称为...

学佛人是以后比现在好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有很多戒律,好像很不自由,生活又...

佛经中对于获得财富的方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财富,但要掌握获得财富的正确方法,...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

【佛教词典】理和

僧伽有理和与事和二义,生活在一起的僧伽,没有身口意...

【佛教词典】开静

开,开觉、开放二义;静,静睡、静虑(坐禅)二义。(一...

金字旁边两把戈

五欲害人,就好像脚踩在毒蛇上,你得一点五欲虚幻的快...

为什么要吃素

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

离开现前一念心性,没有一法是真实的

真正的修行,其实修行,实际上讲,修,就是要把我们的...

两土世尊度众生的分工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

论人当取其长,做事先审其害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因果不是宿命

佛门常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人便以为这是宿命论...

人生有些苦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有的人说我一辈子感到很快乐,我没感到痛苦。其实,人...

道源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今天要与诸位讲的是地藏菩萨...

不要盲信奇异的现象

佛经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带了...

怎样观察念佛有没有进步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机好而又真诚心念佛的人,...

念经能不能往生

问: 我于一九九七年念《大乘无量寿经》至二零零七年...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