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宗镜录》之法师十过

2014/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宗镜录》之法师十过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说不应受。

二、不融经息诤趣道。但执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识见心苦集。

三、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住。非佛弟子。

四、经云非禅不慧。偏慧不禅。一翅一轮。岂能远运。

五、法本无说。说破贪求。名利弘宣。宁会圣旨。

六、贵耳入口出。何利于己。经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

七、无行而宣。何利于他。

八、又多加水乳,无道之教。教误后生。

九、四众失真法利。转就浇漓。

十、非但不能光显佛法。亦乃破于佛法也。

《宗镜录》关于法师的十种过患,是永明延寿禅师在宋朝时就提出来了,数百年过后的今天,还在到处“弘扬佛法”的法师和居士佛学家们,在法座上夸夸其谈,眉飞色舞的时候,何不扪心自省?

第一,只晓得研究佛学,文字的解释很有道理,但自己没有内观修心做真正的功夫,所说的道理无非依文解字,不是从自性流露出来的真实智慧,只是自己分别意识的揣摩。这种论说不值得接受。

第二种过患是,不能融会各种经典的道理,平息争论趋向修道,结果学问越高,自己主观的成见也越来越深,坚持自己的理论而批评其它的理论,因此我慢也越来越高,然而却认不到“见心苦集”,换句话说,学识越高烦恼越大,自己的心念都平静不了,平息妄念是学佛最基本的功夫。。

第三种呢?就是法师们光是研究经典而不遵循佛的遗教来修行,不依佛所教的三十七道品的四念处来入道。木叉的翻译就是戒,小乘的戒律又称别解脱戒,不依佛所制定的戒律来生活,所以佛说这不是佛的弟子。戒为无上菩提本,是一切功德的地基,不依戒律,所有的修行无非外道。

第四,佛经告诉我们要想修证只有一条路子,那就是修定修慧,打坐不是修定而是练习修定的基本,所谓定,不一定要盘起腿来打坐,真正的佛法若真得了定,不论是行、住、坐、卧乃至跑步、跳舞都要在定中,这才是定。由定而生慧,达到大智慧的成就。有人常问:佛法的成就是什么?佛法的成就是大智慧的成就,而不是功夫。但是真正的大智慧一定要功夫到了才能成办,所以佛经上讲:非禅不慧。不修禅定则不能得到真的智慧。“偏慧不禅”,如果只是光通学理的干慧,就没有真功夫的禅定。“一翅一轮”,定与慧就象鸟的一双翅膀、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岂能远运”,一个出家的法师假使不能定慧等持,哪里能够远大地弘扬佛法呢。

第五,真正的佛法没得话说,因此佛在《金刚经》中说,他没有说佛法,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法,有三藏十二部经典纪录下来,却说没有说得一个字。因为真正的无上佛法,一切本空的境界不是文字言语所能到达的。所以说,法本无说。为什么法师们或是居士的佛学家们要说法呢?“说破贪求”,那就是为了破除一般人贪求世间的名与利。“名利弘宣,宁会圣旨”假如有人说法的动机是为了这两个字。名与利,那怎能合于佛法圣人的宗旨呢?

第六点,一般研究佛学的人“贵耳入”,比如我们同学们常说:老师找个时间讲什么课给我们听,好不好?一天到晚在贵耳入,然后耳朵听过来,嘴巴就贩卖出去了,就会吹了。就这洋“耳入口出”,心中没有正念。“何利于己”?佛学很熟,但碰到事情就过不了,这样对自己又有什么帮他呢?这也是人们常讲的:“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佛经上说这种人整天虽然很辛苦、很用功,但都是在替人家数钱财,自己一点本事也没有。

第七种,自己没有真地修行就随便信口开河乱讲,没有真正在宣扬一个东西,这样做不能利己更不能利他。

第八种,有些在讲的时候,牛奶里渗了水,不是真牛奶,而且可能还发酵了有酸味,听进来吃进去可能就肠胃不适,这就是无道之教。“教误后生”,而耽误了后一代。

第九种,佛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到了后代,因为真正的佛法没有了而越搞越糟。

第十种,凡是研究佛学的不管在家或出家,假如没有观心内证。非但不能使佛教弘扬而有前途,而且他自己也在破坏佛法。

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就是要如何返妄归真,彻见本性!法师就如名医,对各种药性都要了如指掌,对病人的病症轻重要能够准确判断,才能够对症下药,解除病人的痛苦!法师如果只会解释名相,消文释意,就如同医生只会背写药方,不能辨症施药。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何况关乎了生脱死的出世大业,法师纵然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如果连自己的生死都没有把握,又如何利益众生?就如同医生自己都一身病患,别人又如何敢让你治病?所以,法师担负着弘法利生的大业,在入道之处,最好通过真修实证,行解相应,让佛法融会贯通,从自性中流露出的真智慧才会令众生普沾法益,趋向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

善择正法

当摩竭提国的频婆娑罗王得知佛陀来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

脑海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应减轻往昔的业障

问: 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有时候对佛也...

不要以为有了这张纸,你就有资本了

今天下午,几个老沙弥、沙弥尼,来求戒。都六七十岁了...

百年后到地狱去

有几个世俗人到寺院里参访,他们不信佛,态度傲慢,东...

见一切众生,都给它说三皈

有智慧没有大悲心,那个智慧不叫称性的智慧,是二乘人...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

情执是修行的大障碍

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

钱是一味药

《全唐文》中收录了一篇唐人张说的奇文《钱本草》,全...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

【佛教词典】檀尼迦

梵名 Dhanikā。佛之弟子。又作檀腻迦、但尼迦、达腻迦...

【佛教词典】声闻乘道非佛乘道

【声闻乘道非佛乘道】 p1394 无性释一卷十一页云:是故...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

【推荐】糟糠之妻不下堂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我国古代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意思是...

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开始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报纸上看到,有一...

在一切痛苦厄难中,应当念一万声地藏圣号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问:大士寻声救苦,是救于果者也,何以世间仍有许多苦...

不能得不义之财

过去我小的时候,我奶奶给我讲一个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

沦为屠夫的修罗陀比丘

有位修罗陀比丘,初出家抱着坚定心志,日中一食、树下...

让微笑常在

一直以来,微笑被人誉为忘忧之草,解花之语。踏遍红尘...

三种人生比喻

有一位老师有一天带学生坐船,当船行到湖中央时,他问...

圣严法师《智彗的花串》

平常心修习要领 平常心就是禅修者的慧心,实在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