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握当下,做时光的主人

明海法师  2015/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握当下,做时光的主人

我们的人生总是向往着更高、更新的境界,所以,新年意味着我们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成就,新的作为,我想这应该是所有众生共同的心理诉求。但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有一个真相——每时每刻在念头和念头之间,(念头和念头之间是非常快的),在每一分钟和下一分钟之间,乃至每一个小时每一天和下一个小时下一天之间都在念念地常新。念念常新在佛教称为无常,无常不过是一个说法,我们也可以说无常就是无旧,没有旧的,因为你每时每刻都在迁流变化中。

对此,孔夫子也感慨:“逝者如斯夫”。他也是讲这个无常,或者说无旧,或者说常新的生命真相。本来你就是念念常新的,但为什么我们又向往新年、向往新呢?这乃是因为我们的心有所住,我们的心只要有所住著、有所执取——执取一个概念,执取一个观念,执取一个想法,或者我们执取自己心里的一个欲求,再扩展开来,我们可能会执取一个自我。当然这个自我下面,又由很多的执取构成,包括观念的,思想的,见解的,情绪的,还有物质目标的,这所有种种的执取、种种的住著,就构成了自我。由于执著由执取构成的自我,所以我们其实并不能与生命常新、生命无旧这个真相契合。那么修行就是要让我们看到构成这个自我假相的执取,然后放下。

当把这些执取放下的时候,我们这个心就活了。所谓活了,就是恢复到它本来的念念常新、念念无住的真实中。那么念念常新、念念无住的状态下,我们的心光就会放射出来,我今天收到一个短信,叫心光灿烂,说得很好。这就是《金刚经》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是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里讲的“心不住法,道即通流”。我们的心有很多种心,有执取住著于前面我讲的观念、思想、概念、欲望、目标等等,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它是一个执著心,当把这些执著、执取放下的时候,“道即通流”,它就通畅、通达了。

在赵州祖师的语录里面,有一段对话非常经典。学人问赵州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 赵州说:“汝被十二时辰转,老僧使得十二时。”赵州祖师讲:你们这些人都是被十二时所使,意思就说我们众生都是时光的奴隶;“老僧使得十二时”。这个话用现在的语言翻译:我是时间的主人。那么赵州祖师如何得以成为时间的主人,我们又是怎么样成为时间的奴隶的呢?我们要参究,参究就是我们的修行。从理解上,前面我讲过,我们之所以成为时光的奴隶,就是由于我们的心停留在了很多我们执取的对象上,或者换一个说法:我们的心里有很多的停留、很多的住著、很多的执取,很多在意,很多在乎,当把这些执著、执取、在意、在乎放下,我们就能够做时光的主人了。

平时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我做一件事没有时间。有时候我跟居士说,你每天要坚持念《心经》。他们经常会说:我没有时间。所以我们修行,要做一个深入的观察:时间在哪里?如果我们在每一个当下都能在自己心里提起正念去观照的话,我们拥有无限的时间。这个内心自我的观照——不断地放下内心的执取、放下心里的包袱,这个是不需要时间的。这个不需要时间的真理有时候用这样的话来表达:安住当下。有的时候善知识教导我们说“把握当下”,这个“安住当下”、“把握当下”的当下就是前面所说的念念常新、念念常新的真相。有一部经叫《楞伽经》,《楞伽经》讲“自心现量”,就是讲这个心念念常新、念念迁流、无所住的真相,在这里你见到你自己。但是这些都是一些道理,要把这些道理变成我们的受用,那你只有修行。

前面我讲的要参究,这个参究不仅仅是在禅堂参究,而是在二六时中、在一切的境界中参究,你才有可能到达。如果你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点、某一个地方、某一个特定的场所它是不行的,所以这个真理就是我们老和尚讲的生活禅的真理。生活禅是什么?你必须要把修行落实在念念之际,落实在每一个当下。念念常新的当下都不能忘记修行,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下手处、我们现在要用力的地方,所以这是我在阴历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由新年这个话题跟大家分享的一个粗浅的感想。

事实上,在出家人的份上没有什么过年,也没有什么新年和旧年, 我们从一开始到现在乃至到未来,只有一件事,这一件事《妙法莲华经》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这件事就是要见到那个“自心现量”——念念常新的本来!这也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只有这一件事,当然这件事它也不离这些世间法,世间法的过年、这个那个等等,这就是我们汉传佛教禅宗丛林寺院的家风,这种家风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是六祖大师讲的。

我把这个感想供养给大家,真诚地提醒诸位不要忘记我们的生命有这么一件伟大的、重要的事情,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不管在哪一年在哪一天,这问题一直在那儿,我们不要忘记它。也衷心地祝愿大家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事情上能够获得新的突破,能够有所契入!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明海法师文章列表

福德是承载世间富贵之根基

国庆长假,待客之余,读书、写字、坐禅、念佛。 品读《...

【推荐】微笑地面对人生中痛苦和考验

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险,来参加斋戒学会的老菩萨的故事...

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

婆提唎迦比丘的快乐

长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后,精进用功,在夏安居三个月内成...

比尔.盖茨童年的故事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

度过人生种种难关,要做到这四点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务中,应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种种...

时空与生命的超越

时间过得真快,记得我还在当小沙弥的时候,看到年纪上...

【推荐】在不坚牢中,求得牢靠的功德利益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世尊教诫比丘:在...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婚姻美满之道的三个步骤

佛在《玉耶女经》里说到,上等的夫妻关系是互相欣赏,...

宝静法师:略说天台宗大旨

天台宗教义,浩如汪洋,非一言所能罄,今仅作概要之叙...

每天忏悔罪业,罪业的念头是不是又会数数熏习

问: 请问法师,法师一直在讲重罪问题,必须至少忏一年...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问: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功德偈...

【佛教词典】法眼文益禅师语录

全一卷。唐代法眼文益撰。全称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

【佛教词典】信解行证

乃修行佛道所必经之四种过程。首先须信乐佛法,其次了...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

到人间来,就是为了生气的吗

生气是从嗔恨心发起的,生活中遇到忤逆的时候,遇到受...

是否有人比佛陀更强

一次,佛陀遇到四位孔武有力、正试着搬动一块巨石的壮...

「舍身心求往生」与「求加持痊愈」矛盾吗

问: 印祖说过,当人重病时,舍下身心求往生,若寿未尽...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

善男子善女人的含义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还有人问,这个回向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不过是灵魂随业流转而不断生生...

天亲菩萨把八识分成三类

唯识学认为一切法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那么到底我...

金刚经持验录:神护诵经人化解宿怨

一、神护诵经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