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诵经有什么好处

永惺长老  2015/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诵经有什么好处

我们每个人有眼睛、耳朵、舌头、鼻子、身体、意想等感知器官,佛教称之为六根。人们透过六根感知色、声、香、味、触、法等事物,所以一切的认知是包括六尘在内的感知活动。六尘对应于六根而起作用的,把六根与六尘联结起来而产生认知作用的,中间有六识作为媒介。若一个人缺少了六识,就无法感知事物的存在,尤如在黑暗中,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任何东西。

试以下列的例子作比喻:诸位在座的同学也晓得,死去的人也有六根,但死去的人不能感知六尘,所以一个死去的人耳朵听不到东西,为什么呢?耳朵不能听,是小了一个“识”。“识”的本义是“了然、分别”之义。当我们的死去的时候,六尘就失去了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很简单,当人死去之后,躯体虽然存在,但“识”已离开了肉身,因为没有“识”的缘故,所以六尘无法对六根产生作用。

依据唯识学派的解说,一个人除了六识之外,还有“第七、第八识”存在,即“末那、阿赖耶”两个识田。第七识的功能,是作为传播的媒介;将外在的事物境界,传送到我们心里头。第七识把六根所接触的外境,传送到第八识阿赖耶识里头。这种情况,犹如录像机将影像拍下来后,传送到底片里头,不论好的事物或不好的事物,悉数为底片所摄受。我们的八识田具备以下的特点:把好的影像拍下来,同时也会把不好的影像拍下来,永久保留,分毫不差。

死亡临到一般人的时候,肉身虽然死去,但八识依然存在;八识是不会随著肉身的逝去而消失的,死亡只是跟前七识扯上关系,我们的第八识是不会消逝的。这种永远生存的心识,时时刻刻从外境收摄影像,不论收摄到好或坏的影像,统统存到阿赖耶识中。娑婆世间的众生,由于在世的时候,收摄到不同的东西。所以,他们会因为第八识田收摄到的善恶种子,收受不同的业报果实。譬如有些人在一期生命中,不断累积善业的种子,这些种子就产生向善的力量,带引著这个人投生到极乐世界。有些人做了很多坏事,如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就会将这些恶业带到下一生。

当行恶业的种子萌发,便不免要下堕三途恶道,即是地狱、饿鬼、畜生道中转生。这三途恶道充满痛苦,一旦投生其中,就难以再转生出来。如猫狗之类的畜生,它们不懂得孝顺父母,不懂得行善积德,故死后再转到其他的三途接受轮回之苦,没有机会进入人间道中修行。业报受尽才得机缘投生人道,可见畜生道的时间是十分漫长的,也十分艰难困苦。其次,说到饿鬼道,这个饿鬼道所受的苦,比畜生道更什。沦为饿鬼,永世水浆不进,意思是说永远吃不到东西。因为一方面饿鬼的咽喉细如针孔,难以咽下食物;更什者在进食的时候,口中烈焰上涌,将所吃的东西化为灰烬。

我个人也曾尝过捱饿的滋味,那时感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可见投生饿鬼道是何其不幸啊!最后说到地狱道:地狱道比畜生、饿鬼道更苦。人间八万四千岁才是地狱道中的一昼夜,地狱道中的众生,在人间一昼夜中,要经历万次的死与生。地狱众生的每一期生死,皆要受到种种痛苦的折磨,如上刀山、下油锅、研磨成灰烬等,这种痛苦是无法想像的。有人说我们看不见地狱,如何使人相信它的存在呢?现在我以比喻的方式说明,就能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啊!

这就好像我们若违犯法律,就要受到刑法的惩处,投到政府的监狱中去坐牢一样。在监狱中,不单失去了自由,伙食是不好的东西,坐也不好坐,睡也不好睡。所以我们要拜佛念佛,都要在八识田中种下善因,引发我们下一生转生到优越的环境中去。我们从日常的例子中就能看出这点:有些人生在富贵之家,一生下来就锦衣玉食,有佣人照顾生活起居,成人后事业有成;有些人生在贫贱之家,一生下来便很穷困潦倒,吃不饱、穿不暖,从小便缺乏适当的照顾,长大后又找不到工作,难以在社会立足。以上的事例,全是因果业报的展现,让我们明白到拜忏、念佛的重要性。

西方寺自创建以来,启建了无数的法会,目的是把向善的种子,播种在众生的八识田中。期盼所有众生,生于善处,生于富贵之家,并念佛有成投生极乐世界。诸位要知道,这个世界本相是苦乐参半的,我们人生活在其中祸福无常。由于过去的善根,有些人生下来就得聪明睿智;有些人前世不修智慧,生下来就得废疾愚痴;大家同是生而为人,但命途各异。念佛除了使人生生世世向善外,其目的是达致了脱生死。

为何要了脱生死呢?要知道生老病死等四苦,原是根深柢固,本来不得我们个人自主。人无法自主的事情,佛教称之为“无常”。“无常”正是世间苦蕴交集的根源,世间的众生遭受各种苦恼,除了生老病死之外,还可归纳有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诸苦。这些苦恼每天都显现,变化多端,什至令人痛不欲生。譬如从报章见到有些人自杀,因生活太痛苦,才要去自杀。我们生活在五浊恶世里头,那里有天灾人祸,如地震等不幸的事情,在娑婆世间中充满了各种的苦恼,成、住、坏、空等“众苦所聚”,而念佛修持才是惟一的出路。

且看,世界上每天都有许多天灾人祸发生,我们翻开报纸,随时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人间惨剧。我们学佛人对这些灾祸情景,更应该以念佛的态度正视。念佛是将心念端正,藉著念佛来遏止妄念烦恼。如果我们学佛的人,没有一颗至诚至定的心,便会受到外境所转,而生起妄念烦恼。所以,好好念佛,把心念净化,把妄念烦恼遏止,这是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修持。

以上的话,希望能与各位同学共勉。各位同学今日能闻法,证明都很有善根,与佛法累世结下良好的因缘。受到佛法的教益并不困难,只要听到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播下向善的种子,而结出臻善的果实。现在同学们能够努力聆听佛法,精进不断,他日必为佛教的道种,愿各位将来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李炳南居士《随师闻法记》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

有虚伪心,修行永远得不到利益

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不真诚,虚伪...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

你跟着妄想走,如何能感应道交呢

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那我们如何念一...

造了五逆十恶,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修净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强调生命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否...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感应

大乘佛法的一个观念是这样,诸位要知道,你要修圆顿止...

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

问: 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 能。...

不要去惊动别人的幸福

上学时,一个女同学趁小长假到外地与男朋友小聚。听说...

【佛教词典】发遣

【发遣】 p1160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言发遣者;谓除...

【佛教词典】弓

(术语)梵语曰驮怒沙。印度尺度名。大毗婆沙论百三十...

八种世间法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出跃经》...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妄想的种类及其对治方法

昨天讲到,做功夫时要掌握用心的要领,使功夫做得恰到...

吃对食物就能减少得癌症的风险

推行健康食物的学者们,在好几年以前,就提出了一句格...

维摩诘患病示苦

佛陀率众游化至毘耶离城,城中有一长者名维摩诘,虽身...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

你快乐吗

你快乐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佛教的婚姻观

男婚女嫁 宿世因缘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

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

问: 这样的话,日常修行当中,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