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2015/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经过一段时间的体悟后发现,福报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培养与积累,如此才能不断增长福报,最终依据佛陀的教导达到福报的圆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福报的建立亦要从方方面面加以逐渐积累,下面从知福、惜福、培福略谈福报的建立。

知福

无论是观待世俗一切事物还是学修佛法,都要先正视和感知福报的存在。有些人常说自己没有福,不如别人那样大富大贵有福报,其实这样想就错了。对于众生来说,能遇到佛法就是最大的福报,唯有佛法能予众生究竟的安乐,这是至极的福报。每念一声佛号、每诵一遍佛经都是在种植无量无边的福报种子,这是佛弟子们应该明确的。福报的存在是能被感知的,例如在参禅时所产生的身心愉悦就是一种安详自在的福报现前,在念佛时制心一处无杂念身心俱得轻安也是种福报,佛教在世间传播使社会和谐国泰民安也是种福报。不能把福报理解为一定是有形体的。

从世间法上来看,锦衣玉食也是福报的一种,但从修学佛法上来说,不应过度执着物质上的福报,更应该注重积累福报做为助道资粮。只有时常看看所拥有的,不要总是想着你所没有的,这样才能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的有福报。生活之中亦是如此,对于能满足生活所需,身体康健、家庭合乐、有合适的环境去熏修佛法,这些都是最大的福报,简朴的生活观念最利于修行佛法和长养道德。再具体点还有能自由自在的呼吸空气,闲暇之余坐在椅子上晒晒太阳,在安静的房间里诵经拜佛等等,这些都不得不认为是福报的具体体现。

生活之中亦要培养知福的心态,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逆缘,都要把它看做是在历练心智的过程,无论什么事情都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不能仅看到消极的一面。若能把生活之中的每件事都用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同时又能积极妥善的进行处理,再糟糕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我想这也算做是种福报吧!

有位朋友常抱怨自己命苦。我就开导他:你的家庭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无非只是工作辛苦了一点而已,但也还算顺遂,况且每个人的工作也都不轻松。你们全家人都身体健康无疾病、父母健在、小孩子聪明乖巧,这些难道还算命苦吗?

我觉得培养知福的心态用“白纸黑点”这个比喻比较妥当,福报就像是一张白纸,坎坷就像是白纸上的一滴黑墨,我们要见到的是白纸,而不能总是盯着那一点黑墨,这样就会发掘你的生活与修行中的福报了。

惜福

当认知了福报以后就要惜福,不然就会把福报都折损掉了。惜福无非就是珍惜现有的福报,并且进一步的积累福报,使福报增长。

惜福是一种生活态度,例如俭朴的生活习惯,对于衣服、生活用品及所拥有的一切都要懂得爱护与感恩,这样福报才能长久,若一味不加顾及的不知节俭,很快就会一无所有。福报不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出世间的。在学佛方面,惜福要做到善护口业不搬弄事非,对待一切众生都力所能及的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去进行不求回报的帮助。

惜福在生活与修行上时时处处都可以行持,只要朝着善的方向努力即是惜福,不损人利己即是惜福,不搬弄事非即是惜福,不自私自利即是惜福,对他人宽容大度即是惜福,懂得感恩他人即是惜福,依教奉行弘扬佛法即是惜福。惜福才能培德,厚德才能载物,一个有德行的人无论在修行上还是在事业上,都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福报是修行的资粮,在学佛过程中需要福报的助道,这样在修行上才易于进步,若修持佛法过程中总是福报不够困难障碍重重,就一定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这点是非常明确的。过去师父常教导我,要珍惜福报,同时也要培养福报,不能做一个不知感恩惜福的人。师父还说惜福不仅是要珍惜自己的福报,也要传播善法给他人,让每个人都护持好自己的福报,并使之增长。

培福

培福即是在知福与惜福的基础上进一步种植福田,使之增长。培福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礼敬三宝、奉侍师长、行六度万行、讽诵经典、建造塔寺、印经放生等等,当然最有意义的莫过于依教奉行,认真学修佛法,只有在佛法的学修上有了进步才是培植福报的真正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利用闲暇时间到寺院帮助出家师父洒扫庭院,到寺院斋堂发心做一些杂务或搬运工作,并且供养出家法师衣食;平时依止佛陀的教法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肯念佛者,皆是福薄之人

昔时有人问莲池大师:一个人不信净土,不愿修念佛法门...

为什么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赚钱

每一个人有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

把握因缘广植福田

过去,弗羯罗卫国有一位画师,名为羯那。羯那有个因缘...

福报是从众生身上得来的

有的人会说。我很穷,根本没东西布施,你就布施微笑吧...

贪着福果报

《大智度论》云:世间人心动,爱着福果报,而不好福田...

前世恭敬的殊胜果报

过去佛住世时,一天夜里,有八位天人依序来到佛所。第...

摩诃迦叶度化贫妇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之时,国王、臣民、出家比丘、比丘尼...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为什么不能随便去评论别人

以前我有个毛病,很喜欢对别人下结论,就是评价某人怎...

喝水也有学问,十个喝水的坏习惯

导语: 你会喝水吗?这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你却未必...

【佛教词典】回向利益他行

又作回向利益他行、利益他回向行。指回施自己所得之功...

【佛教词典】月明菩萨

(菩萨)又与月明童子,月明童男,月光童子异称同人。...

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地藏经》云:「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 世间上...

【推荐】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

《唯识学》上说:我们凡夫的执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

学佛要实修实证

《大庄严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

地藏菩萨救护众生的故事

关于地藏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我们从《大方广十轮经》...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

关于念佛助念法器的开示

第一个环节,叩磬人员的岗位责任和注意事项,引磬是佛...

不顾家人生病,自己到寺院做义工有功德吗

问: 有个女孩家里父亲和弟弟生病了她不管不顾,自己...

凡是佛所说的法,你都不要毁谤

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

【佛学漫画】未生怨王的复仇

由此之故,太子长大必害其父,此谓因果报应,王乃自食...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

堕落到畜牲道,都在偿还宿债

我们修学佛法这个心不能间断,不要朝三暮四,放逸懈怠...

依四圣谛来发心

首先来看 依苦谛发心 。这是要用圆教的智慧来观照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