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大愿法师  2016/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自然就能够灭除尽无余。以甚深广大的菩提心,尽未来际帮助众生,不需要刻意地去断自己的烦恼,烦恼自然断尽无余,“灭除烦恼尽无余”,所以说她甚深。

现在我们就可以明白了,教化众生,他的对象是十方所有诸众生。他的方法是“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首先教众生离忧患的方法,教众生得安乐的方法,然后教众生修学普贤不思议解脱法门,能够“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迅速成佛。所以普贤法门是不可思议的法门,我们学佛最大的利益,就是开发智慧,断除烦恼,就能够清净自在。

有一些人学了佛,他没有正知正见,老是着相修行。说,哎呀, 哪个寺院开光了,我见到佛了,我在虚空中见到菩萨了,我见到观音菩萨了。这个很糟糕,你看海南的南山寺,他们那个海上观音开光,就有人伪造,电脑上面制作,在空中间现一个观音菩萨,然后到处送。噢,这是我们开光时候显出来的观音菩萨像。这样是执着,愚痴,迷惑。还有很多拿着这个相片流通,你看看,这个观音菩萨感应,在海南南山寺那个空中就现出来了。这个没有正知正见,我就看到很多法师也好,居士也好,拿给我来看,还很高兴。

如果你烦恼没有断,你见到佛菩萨又怎么样?你见到观音菩萨现身又怎么样?最关键是要开发智慧,不要着相修行。不要开口闭口说,哎呀,我见到佛了。

原来岐山开光也是这样子,他们有人跟我说:“哎呀,我看到现场,观音在空中。”我说:“哎呀,随喜,随喜,你功德大,我看不到,我业障重。”

不是说看不到,如果你修行相应,真的有禅定智慧,肯定可以。但是不要着相修行,不要在表面上下功夫,不要只是片面地宣扬这些,那你就错了。如果你烦恼没有断,你见到佛,佛还是佛,你还是你。你烦恼的时候,你还是痛苦不堪,有什么用?所以归根结蒂,学佛是智慧的成就。

还有一些人说:“哎呀,我学佛,我学打坐,我修禅定,我开发了神通。你看,我不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千里万里之外。”先不管你是不是打妄语,就算是你真的有这个神通,如果你没有开发智慧,如果你没有断烦恼,也是没有用。

为什么没有用?烦恼来的时候,你看得越远,你就烦恼越多。不看还好,越看就越烦恼,一看气就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断烦恼,你还有贪嗔痴。你这个神通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利益?没有,只会障碍你。

如果在你无我空慧没有成就的时候,你有了神通,人家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诽谤你,某某人怎么样怎么样,说得你一无是处。但是你有神通,马上就知道了。一知道,烦恼一来,麻烦就来了,为什么?你起嗔恨心了,你嗔恨心一起,烦恼一来,你嗔恨心比其他任何人都还要厉害。因为你有了神通,你嗔心一起,破坏性就很大了,造的罪业也就很大了。

所以学佛是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不要求那些枝末的神通,不要单单去修禅定,最关键是要先成就智慧。所以,如果没有了解佛法,没有正知正念,要说求什么禅定法,我是不会教。为什么?没有用。如果没有断烦恼,没有开智慧,你要有神通,你就糟糕了。因为你破坏力更大,你造的罪就更深,就更大,你下地狱比任何人都快,射箭一样,坐火箭一下就冲下去了。

我们学了这个要明白,是智慧成就。“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你看,有一些人修大威德法,观行有一点功夫了,但是他没有证悟空性。哪个对他不好,他眼睛瞪起来,看人家一眼,那个人就死掉了。这个恶业造多大?所以其实就算你有了神通,也不值得到处去宣扬,去夸耀。

学佛,归根结蒂是要学修普贤行门,要开发智慧,要运用佛陀的智慧,运用普贤菩萨行愿法门的智慧,让我们的修行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以修持指导生活,以生活体现修持。以修持指导生活,是偏重于对居士讲的,我们在生活中间了生死。以生活体现修持,是对法师讲的,是偏重于在了生死中生活。所以在生活中间了生死,在了生死中间生活,这样是真正地修学普贤行愿法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释迦牟尼佛临涅盘时的几句叮咛

『第一、你问我涅盘以后,依谁为师;应依 波罗提木叉...

一直起烦恼又一直放下,这样有机会突破吗

问: 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现在一直...

吕洞宾成道前的十次考试

一,洞宾自外远归,忽见家人皆病死,洞宾心无悔恨,但...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

万境本闲,唯心自闹

【原文】 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

佛教徒的一日行

学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里,佛教尤其重视生活...

星云大师《为自我信心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听一个胆怯的声音,在您的座...

有障碍才能考验道心和信心

佛源老和尚在文-革时,坐了三年的监狱,在监狱里每天受...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推荐】蒙山施食的由来及功用

《蒙山施食仪》是汉传佛教寺院每天晚课都必须进行的一...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

大寂法师:三种情形会让你生起退转心

一、学佛多年的居士为什么会在重病下对佛法失去信心?...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

【佛教词典】不定因

因明用语。指因明论式中,缺乏因(理由)之第二相(同...

【佛教词典】云心

西藏语 sbrin-gyi sems。即经常思虑世间忧喜之心。为凡...

助念最好是在断气前还是断气后

问: 临终助念是断气前进行边护理、边助念,并加以佛...

地狱的恶报从六根而出

讼习 讼,争讼,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有了过失,但是我们...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印光大师对叶福备居士说:你父亲既然已经同意你出家,...

【推荐】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

【一半】的智慧

雅纯在佛光丛林学院念书,对训导老师非常不满,总是抗...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

净界法师:精进佛七开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如何能躲过三灾八难

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因缘具足,用现代话来讲,就...

火龙果可清除体内重金属

火龙果,又名青龙果、红龙果。其性甘平,主要营养成分...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

六祖大师教你在家如何修行

六祖为在家人修行说了一个《无相颂》,并且说,在家人...

杀子成担的故事

有一个愚痴的农夫养了七个活泼健康的儿子。他每天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