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管念佛,无不灵验

2016/11/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管念佛,无不灵验

天灾人祸随时发生,难以预料令人不安。若常念佛,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平安免难,念佛一声罪灭河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贫穷念佛,能逢贵人相扶获得温饱;病人念佛,能够辅助医药早日康复。念佛功德无边,凡欲求子嗣、延寿命、愈疾病、解灾难、取功名、安家宅、谋职业、益资财、化解冤结、超度先亡、只管念佛,无不灵验;不但自己蒙福,亦使家人受惠。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放大光明,日夜守护,菩萨相随,天神拥护;现世安稳利乐,临终往生净土。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增一阿含经》言:

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构牛乳倾,功德过上,不可思议。(注:四事是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

《大智度论》云:

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大悲经》言:

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观经》言: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涅槃经》言:

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

《楞伽经》云:

“十万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般舟三昧经》说云:

佛言:若人专行此念弥陀三昧者:常得一切诸天及四天大王、龙神八部,随逐影护,爱乐相见;永无诸恶鬼神、灾障厄难,横加恼乱。

《华严经》十六卷云:

“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所以在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闻佛名生信,则是世间塔”。

《宝积经》云:

“如是称念南无佛者,语业不空,如是语业,名执火炬,能烧烦恼。若复有人得闻如来及佛名号,离诸黑喑,与彼众生为涅磐因”。佛陀诚言,念佛之妙!

《观佛三昧经》云:

“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谴弟子行之?

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念佛功德其状如何?

佛告父王:如伊兰林,方四十由旬,有一颗牛头旃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华果,发狂而死。后时旃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遂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稀有心。

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念佛必得护念。

《十往生经》说云:

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此即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言:

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偈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舍利弗,若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于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追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无)恨。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

省庵大师云:一句弥陀,是斩群邪之宝剑。一句弥陀,是破地狱之猛将。一句弥陀,是照黑暗之明灯。一句弥陀,是渡苦海之慈航。一句弥陀,是出轮回之径路。一句弥陀,是脱生死之良方。一句弥陀,是成佛仙之秘诀。一句弥陀,是换骨髓之神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单

这句名号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

三十六万亿同号阿弥陀佛,这样念佛是否功德大

问: 我在龙舒增广净土文看到可以这样念佛功德大:南...

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家乡

那这个专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个归就是归还。这个归给...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发五种心决定往生

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 欣慕心:西方万...

往生极乐世界九品莲位图文详解

上品上生: 往生之因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

念佛贵在专

清代有一位圆融大师,字竺峰,俗姓姚,湖州清德人氏。...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

莲池大师法语开示

卍 生死事大。 卍 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 卍 龙树于...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佛教词典】烦恼过患

【烦恼过患】 p1192 瑜伽八卷七页云:烦恼过患者:当知...

【佛教词典】禅悦

(术语)入于禅定,快乐心神也。华严经曰:若饭食时,...

本愿念佛,不是信了随缘念念就能往生

传统大德们怎么弘扬,我们怎么去做。所以说宁信古人不...

《阿弥陀经》是以实相为正体

从天台家的观照来看,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不...

圣严法师《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坛经》思想》

我们知道,中国的禅宗传自印度的菩提达摩,他於纪元五...

怎样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问: 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师答: 很...

心性本来具足,但要靠因缘来成就

有人问蕅益大师说:大师!你老人家开悟了(蕅益大师二...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善求与恶求

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当...

善业和善念哪个重要

你们觉得善念比较重要还是善业比较重要?对你来生的影...

【推荐】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

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释迦牟尼佛每一次讲法,都是总持法。后来阿难结集经典...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

一心念佛即能往生吗

窃谓末法世界,于禅、教、律中,能断惑证真,现身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