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如瑞法师  2016/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威是威德,仪是仪容,让人一看自然生敬畏和信心。这就需要学戒持戒,持戒能使人生惭愧。真生惭愧才能改变自己,让傲慢也傲慢不起来了,现在你们还没受戒,等以后受了戒自然会有体会。这里把我爱读的一首偈颂给大家说说,是密教朗日塘巴尊者所造:“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卑劣,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

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说,不管到什么地方,不管与谁在一起,都要谦卑低下,把自己看得不如别人,从内心深处要思维利益他人,不改变谦卑永远把他人尊为最上。书上有这样个故事:密教有位很有名的上师仲登巴,每每出门,衣着朴素,不引人注意。有一次受一寺邀请,于路上遇到一位咒师,咒师把自己的包里给仲登巴背,仲登巴说:“可以!可以!”路过一条河,咒师把鞋子脱下让仲登巴提,仲登巴说:“可以!可以!”就这样,咒师象一位很有修行的人,仲登巴象一个仆人,过河到了对岸时,旌鼓齐鸣,人们来迎接仲登巴上师。这时咒师对仲登巴说:“他们是要迎接谁呀?”仲登巴说:“可能是迎接我吧!”咒师疑惑地看了看仲登巴说:“你是不是仲登巴?”仲登巴回答:“别人这样叫我!”咒师一听连包袱都不要,羞愧地赶快离开了。

由此故事告诉我们,不论见到谁都要尊重,千万不要有傲气。

人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就是因为我执太重了,有着种种的我慢。当自己比别人强的时候,就认为自己了不起;当自己不如别人时,还有个卑劣慢——我就是不服气,不知道去尊敬别人。

有德行的人是指明白事理,断恶修善,能够指导我们改正错误知见和行为的人。他知道我们犯错误是由于不明事理,依我见来办事,对于人和事产生了错误的看法和执着等等。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我们能够谦卑下来,注意向同行善知识学习,我们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

愿老法师活着的时候经常跟我们说:“一个修行人,应该像蜜蜂采蜜一样,要博采众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一个修行人,当你认识到自己不对的时候,当你能够谦卑来向别人学习的时候,正是认识自己的开始。”因此,学佛法首先要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认识了自己之后,才能够改造自己,到最后才能超越自己。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要学会尊重恭敬有德行的人。有德行人的范围是很广的。不管是老幼、男女,还是家亲眷属、左邻右舍,只要是有德行的人,有道德的人,我们都应该学会去尊重他们。

我们知道佛有一个大弟子叫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一次他搭袈裟时,袈裟角拖在了地上。这个时候,有个小沙弥走过去恭敬地告诉他:“尊者,您的袈裟拖在了地上。”舍利弗听到这话,赶忙把袈裟整理好,合掌说:“老师,我现在的衣已经搭好了。”舍利弗感慨说:“七岁小沙弥,今日才出家,若他欲教我,我低头接受。只要看见他,我都要热情恭敬他,一次又一次,敬奉为老师。”

一位大尊者能够低下心来把小沙弥当老师,而我们凡夫,又有什么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的呢?

不要和愚痴人打交道,要同有智慧的人打交道,应当尊敬有德行的人。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便是最吉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谦卑不会减少你的实力

愚痴的凡夫由于无始世以来虚伪恶邪妄想,由于无始世以...

凡做大事的人,于小事决不肯轻忽

【原文】 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

如盲执烛

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

【推荐】为何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呢

人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

无用与无明

一般人皆以无用为耻,而我却认为无用正是大用。 我一...

大安法师:如何克服贡高我慢之心

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根本烦恼。慢,就是贡高我...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人生的失败离不开这三个字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出家众以修慧为主,在家众以培福为先

【原文 道俗二众,福智别修。理须识其分齐,别知其通局...

今闻地狱心惊毛竖,发露忏悔愿罪消灭

敬白道场说众等,今为施主某甲及诸众生,归命十方诸佛...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

【佛教词典】不耽着现在诸欲

【不耽着现在诸欲】 p0339 瑜伽四十卷五页云:又诸菩萨...

【佛教词典】贵族

印度之贵族制度溯自西元前一千年顷,印度雅利安人自旁...

不为明日而忧

刚才来了位信徒。 她带着小孩,有点忧心的样子。一见...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

系缘净土之境,往生安养之国

我们念这句佛号念得非常亲切,因为这是我自性本具的佛...

父母悦,即为孝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从我们懂事起,就开始读书,幼儿...

希望幻灭

人生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将来是美丽的,可是失望却...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养生贵在七个按时

1、按时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

菩萨十八重戒之盗三宝物

《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

药师佛国与西方无异,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