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高僧大德为何偶尔也会示现重病缠身

宏海法师  2018/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三宝弟子请法师开示,法师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功德无量,应该只有功德没有业障啊!通常是法体安康,为什么偶尔有时也会示现重病缠身?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这位同修真有意思啊,你都说了,"示现重病缠身",那么应该没有疑惑,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要从头说起,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关键时刻会影响到我们对于佛法乃至三宝的信心,首先我们说人为什么会生病,如果单纯的从凡夫角度来讲,人的病业总归就是一个四大不调,它导致的原因,有时候是生病,就是身体的四大不调。有时候才是业障病,也就是过去的恶业所使,或者是过去的因缘果报成熟了,那要受这个苦。

所以说从这点来讲,第一个我们要了解到,因为佛法讲的是心法,我们的身体它是四大所主,它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就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不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在这个层面来讲,我们是不可以用生不生病就看这个法师有没有道或是不是高僧,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正确的知见。那其次来讲,就是说,还有一个发心问题。特别是到我们这个时代吧,大家都因为问题多、烦恼重、业障多,那么这样的话,在法师或者是高僧领众修行的时候,当然我们也不要说,因为确实有一些高僧有这样的功德,那我们也不说他是代业了吧,替众生背业了吧,因为有的确实是因缘还是自己受嘛。

总的说有时候他为了护教,为了弘法,为了领大家修行,那么在这个色身上他不能够太顾及,为了大家他能够带着这种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利故的,特别更多的太过于付出,那么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么是这样的身体有欠佳,它本身就是功德的表现,为法忘躯嘛、重法轻生身嘛,这是从凡夫的角度来讲。那么再一个我们从大乘佛法,从信心的角度来讲,要知道诸佛菩萨的示现,他也会生病。因为什么呢,不知道大家看过《维摩诘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因为众生病,所以我才病,它是一种示现。既然示现到我们这个国土,那就所有的吃喝拉撒,开言吐语,生老病死,要跟我们同步,否则他就是真身,而不是应现。所以说,从这点来讲的话,包括释迦牟尼佛,他也是应现了80岁的老比丘僧,最后双树林涅槃的时候,虽然他自知时至,一步步的向他涅槃的圣地,但是在显现上,他还是因为吃了别人供养的东西,吃得拉肚子了,身体不好了,有病了,才往那坚持着走到那了去最后做了灭度,这样的一个示现。

那从这点来讲,那么生病也是很正常的,而且佛陀在经典里也讲过,说什么呢,说这个比丘为什么身体不好呢,因为不亲近汤药,那就是说不论你是凡僧还是圣僧,都会生病,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看每个人的因缘。总而言之呢,就特别是像我们这个时代吧,一个凡夫僧的角度来讲,我想,就是他肯定也是凡夫,那么就会生病,他不能脱离无常。就算他证到常乐我净,也是在常寂光土,净土去显现的。所以我们的眼里、视野中,因为我们也是凡夫,看到他生病,这都是从他的病体而显现我们唯心所现的世界。再一个如果大家都是凡夫的话,法师他只不过是一个领路人,他在缘法上他是出家的,那么在修行上他是专业的,在身份上他是引领的领众者,那么其他我们都是在修行的路上,一起把手同行,前后脚的关系而已。所以在这点讲的话,那么这个病痛也很正常,特别是如果病你把它看成功德还是业障呀,当然,显现病的时候,肯定跟前后的因果业力有关。可是我们修心呢,看我们心怎么去转,那很多大德,最后紧急走的关头呢,他确实还有一种示现是什么呢,因为他马上要转凡成圣了,所以他必须把他凡夫阶段的业全部给消掉,这个时间也会体现成为一种病苦的出现,这又是一种情形。

那么总而言之,不管从凡僧还是圣僧来讲,大家要在这个上面一定要正确认识。怎么个正确认识呢?就是说,生病不能够代表他是否有心修行,是否为高僧,是否有道。如果真正一个修道者能够在病业中能够把道修出来,那岂不是更加的高僧了吗?再者来讲呢,就有时候再回到我们开头说的知见,有时候我们的信仰好像体现得不太纯粹,哪个方面呢,好像有洁癖。就是说,把一个染土里面一个跟我们一样的师父,当作佛菩萨的本身、真身来同步的去要求,这一点是不正确的。所以说种种的因缘和迹象都表明,不管法师或高僧,生病很正常,依然还是在修行。那这个问题呢,如此回应,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安土地真言和普供养真言有哪些作用

问: 我们在念诵经典之前一般要念诵一些真言,如净口...

【推荐】佛佑中阴往生——德文法师的往生纪实

东林寺丈室衣钵德文法师,于2024年1月22日23时12分,在...

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问: 陀罗尼被(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慧律法师答:...

圣严法师:爱情为什么会变的这样恐怖?

问: 有的人和情人分手,会带着刀子去谈判,想要杀人...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

佛教徒能否养宠物

对于佛教徒能否养宠物这个话题,有很多人都可能思考过...

天天求药师佛,为何身体还是没有起效

问: 师父,我的身体不好,有人劝我去拜药师佛,说这...

如何佛化家庭

问: 如何佛化家庭? 了幻法师答: 所谓佛化家庭,即...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佛陀关于末法时代邪欲盛行的开示

《禅秘要法经》: 千五百岁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推荐】达摩大师破相论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

观此六尘如六大贼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

【佛教词典】三论玄义

Sanlunxuanyi   佛教著作。隋吉藏撰。1卷(一作2卷)...

【佛教词典】受食

(一)一般以僧众受檀越之施食,称为受食。[四分律卷十...

白隐禅师的「只手之声」

有一位沙弥南利,每天看着师兄们早晚都到禅堂里参禅,...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

相信了佛的话,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调整心态养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

这个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不管发生什么事,莫向外求

整个一心三观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内观,就是安住清净...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听闻《法华经》,产生开示悟入佛陀知见,不管你过去...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问: 《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

净土宗十三代祖师

宋代的志磐法师在《佛祖统记》中,除专叙天台宗以外,...

玄奘法师传

第一卷 玄奘法师,俗姓陈,单名一个袆字,生于隋仁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