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皆仁法师  2018/09/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法门呢?”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说真的,谁也不敢担保自己在有意无意是否会伤害到众生。纵使今生没有伤害到众生,那过去无始劫以来呢?谁又能担保自己没有伤害过任何众生,没有造作任何恶业呢?

更何况这些恶缘的业果,不会马上现前让你觉察,却会在机缘成熟的时候,成为你前进路上的阻碍。

那什么是业障的表现呢?

业障的表现有几种:

一、病苦缠身,病痛不断;

二、感觉身有病苦,但是在医院中却检查不出来;

三、人易昏沉,心有妄念;

四、常常观察他人过失;

五、心常散乱,不易专心一念;

六、心头闷塞,不见光明,总觉得心中闷闷不乐;

七、身体重拙而不轻快。

当感觉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就表明需要修行忏悔法门了。

什么是忏悔呢?

忏是梵语忏摩的略译,中文是忍,也就是请求别人忍罪;悔为悔过之义,也就是追悔过去的罪业,在佛菩萨和师长面前告白道歉,以达到灭罪的目的。

根据《四分律羯磨疏》中说,忏悔需要具足五缘:

一、迎请十方佛菩萨

二、诵念经咒

三、自白罪名

四、立誓

五、明证教理

那么忏悔分为多少种呢?

根据《金光明经文句记》中记载,忏悔分为三种:

一、作法忏悔,简称作法忏,也就是依律的作法而进行忏悔。

二、取相忏悔,简称取相忏,又称为观相忏悔,也就是观想佛的相好庄严,以佛为对境除罪忏悔。

三、无生忏悔,简称无生忏。观实相之理,而念罪体本无生的忏法,这是理忏。

根据《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记载,在家居士的忏悔法有六种:

一、不毁谤三宝,进而修六念法,也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

三、以正法治国,端正人心。

四、六斋日不杀生。

五、深信因果,信佛不曾入灭。

那忏悔需要什么仪轨呢?

现在流通的忏法很多,如《梁皇忏》、《法华三昧忏仪》、《慈悲水忏》、《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机缘选择适合自己的忏法来修持。

如果觉得拜忏所需时间太长,那也可以选择依《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仪文》来修持,一佛一拜,拜完一部仪文是一百零八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

如何对待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

问: 请问法师,对目前一些居士和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

我是个修得不好的在家居士

问: 师父,我皈依佛门多年,是个修得不好的在家居士。...

如何证得念佛三昧

【原文】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星云大师《谈迷说悟》

各位法师、各位贵宾、各位护法居士: 我今天要和各位...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

不要轻慢愚人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器生的学僧持律法师,...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

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

妙莲老和尚:念佛就是消业障

念佛就是消业障。大智度论上有记载:一位菩萨深惧自己...

西方三圣的形象

念佛法门虽分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我们每天在晚间所念的 警众偈,是普贤菩萨所说的。在中...

【佛教词典】世俗正智

【世俗正智】 p0510 大毗婆沙论九十七卷十页云:云何世...

【佛教词典】想差方便

子题:心差境方便、境差心方便、心差境究竟、境差心究...

倓虚大师记忆中的弘一律师

记得弘老来时,是在旧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气尤其...

【推荐】能往生的人的资格是什么

问日: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论人当取其长,做事先审其害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菩萨行利生之道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

慎独知于衾影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

学会对自己说「够」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赐你们到...

十法界

一、前言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

做轮回的主人

心的本质 所有众生的心,所谓的心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精神...

心就像是一座寺庙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