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如瑞法师  2019/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可以的。

当我们了解到佛法以后,要把家庭搞好,令大家和睦,也要培养自己怨亲平等的心。

假如真的爱护妻与子,也要去爱护其他的人,因为我们与其他人生生世世也互为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所以要怨亲平等,不要贪著。因为一有贪著,就有了苦恼。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学佛是让人看破。

看破是不贪著,看破是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乃至于人,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

我们现在的家庭也是因缘和合而来的,有过去的因,现在缘成熟了,聚集成这样一个家庭。那么也要知道,缘尽的时候,它也会散的。为什么夫妻有半路离婚的,也有半路往生的?那就是因缘尽了,尽了自然就散了。

所以要懂得,虽然有个家,家是它的相,但性是空的。也就是说,有家要好好维持,这个家里有父母、有妻、有子,但是实质上它的性是不实的,因为缘尽的时候要散的。如果家是真正的家,那它就不应该散。散,因为它是因缘和合而有的。

佛在世的时候,有人发心来出家,佛说:“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众生在三界里流转来流转去,到底是什么在导致流转呢?恩恩爱爱。过去的缘了了,今生又结上新的缘。

因此,有了家庭,要能够正确对待。

丈夫与妻子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忠诚、信任、包容……栽培教育孩子是天下父母共同的责任,对孩子应折伏摄受并用。教育孩子实在是一门大学问,为人父母要好好学习教育子女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

一位女居士写给女儿的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在如今以分...

美满的家庭,要做到尊重与包容

家庭如果要达到和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对方...

让青少年超越烦恼

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

眼前活计放不下耳

我们不能真为解脱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计放不下耳,这是一...

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

时节因缘成熟,自然不起烦恼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农夫...

为何越修烦恼反而更重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世上最好的临终关怀

生命当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如何面对死亡。中国...

不要恼乱修行者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

专访觉光长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缘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佛学经典中间的一...

18种喝茶方法损害健康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慢慢地泡一壶茶...

【佛教词典】静虑律仪所摄业

【静虑律仪所摄业】 p1379 杂集论八卷二页云:静虑律仪...

【佛教词典】修证

(术语)修行证理也。像法决疑经曰:一切众生本是佛,...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

第八觉知: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

我在哪里

无根禅师有一次入定三日,被人家误为已经圆寂了,便将...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在这期间曾...

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

临命终的人往生,他必须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这个很重...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念佛免灾减灾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问: 《坛经》中说: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

准提菩萨——薄福恶业众生的大依怙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

积攒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

为什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

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在家人通常说:心好就好了嘛,受什么戒嘛,不受戒与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