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虚云老和尚  2019/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风雨一来无处躲避,所以这三个字一样也少它不得。

人道如此,其余五道亦是一样,飞禽走兽、虎狼蛇鼠,都要安身住处,要羽毛为衣,也要饮食。衣、食、住三事本来是苦事情,为佛弟子不要被它转。

佛初创教,要比丘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虽减轻了衣食住之累,但还是离不了它。现在时移世易,佛弟子也和世人一样为衣食住而繁忙,耕田插秧一天到晚泡在水里,不泡就没有得食。

春时不下种,秋到无苗岂有收?可见一粥一饭,来处不易,要花时间,费工夫,劳心力,才有收成。为佛弟子,岂可端然拱手,坐享其成!

古人说:“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还要为道求出生死。因为要借假修真,所以免不了衣食住。

但修道这件事,暂时不在,如同死人。古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所以道人行履,一切处、一切事,勿被境转。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

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这种子和秧稻米饭相隔很远。不要以为很远,就不相信这种子会成饭。

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这时间又怕焦芽败种,错过时光,就是说修行要学大乘,勿误入小乘耽误前途。

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十缠十使、三毒十恶,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美女在前,俗人的看法是,前面一枝花;禅和子的看法是,迷魂鬼子就是她!

眼能如是不被色尘所转,其余五根都能不被尘转,香不垂涎,臭不恶心,什么眉毛长,牙齿短,张三李四,人我是非都不管。拾得大士传的弥勒菩萨偈曰:

老拙穿袖袄,淡饭腹中饱;

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

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

若知者消息,何愁道不了。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

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

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

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这是一切处都修道。并不限于蒲团上才有道。若只有蒲团上的道,那就要应了《四料简》的“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总免不了说好说歹的,打破此关,就无烦恼。说我好的生欢喜心,就被欢喜魔所惑——三个好,送到老;说我不好的,是我的善知识,他使我知过必改,断恶行善。

衣食住不离道,行住坐卧不离道,八万细行,不出四威仪中。古人为道不虚弃光阴,睡觉以圆木作枕,怕睡久不醒,误了办道。

不独白日遇境随缘要作得主,而且夜间睡觉也要作得主,睡如弓,要把身弯成弓一样,右手作枕,左手作被,这就是吉祥卧。一睡醒就起来用功,不要滚过去滚过来,乱打妄想以至走精。

妄想人人有,连念佛也是妄想;除妄想则要做到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这才脚踏实地。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此用功,久久自然纯熟。忙碌中、是非中、动静中、十字街头,都好参禅,不要只知忙于插秧,就把修行扔到一边为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虚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应恭敬出家人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

出家以后应该学些什么

佛在《沙弥律仪》中告诉我们,初出家五年学戒,然后学...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沙弥,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的,沙弥在佛教中的出...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

从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师的出家经历

从初次接触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从高高在上的...

出家人的戒刀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场白华庵,跟...

出家作比丘尼的障碍

汝但谛思,自知取舍。至于不能出家,即欲舍命,此念虽...

僧人托钵行脚的含义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邪淫之事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愤怒

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

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问: 师父,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慧广法师...

【佛教词典】甲乙徒弟院

宋初以降,寺院住持示寂或引退之际,顺次以上位之弟子...

【佛教词典】梵辅天

梵名 Brahma-purohita。又作梵富楼天。即色界初禅之第...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

自造业自受果

有位大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忙人的时间最多。 为什么忙人...

楞严咒的功德

佛说《楞严经》,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

阿赖耶识浅说

一、阿赖耶定义 梵语阿赖耶,华译为藏,有能藏、所藏...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

一函遍复讲记

这篇普遍答复信众的信函,语言虽然拙朴,意义都是依据...

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项美德

富兰克林,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年轻时他...

往生净土要不要发菩提心

我们现在来反推一下。比方说你求生净土,却不发菩提心...

持名念佛的四大要领

一、极乐弥陀皆系的的实有 极乐世界,为依报国土之名,...

不饮酒戒

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