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永明延寿大师  2020/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宅。”故知前尘无定相,转变由人如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识论》云:“身不定如鬼者,或见猛火,或见脓河等,实是清河,无外异境。然诸饿鬼,悉皆同见脓满河而流,乃至悭悋业熟同见此。若由昔同业各熏自体,此时异熟皆并现前,彼多有情同见斯事,实无外境,为思忆故。”

准其道理,世间亦然。共同造作所有熏习成熟之时,更无别相,色等相分从识而生,是故定知不由外境,识方得起。现见有良家、贱室、贫富等异,如是便成见其色等,应有差别,同彼饿鬼见成非等。

然诸饿鬼虽同一趣,见亦差别,由业异故,所见亦然。彼或有见大热铁围,融煑迸灒;或时见有屎尿横流,非相似故。或有虽同人趣,薄福之人,金带现时,见为铁鏁[锁];或见是蛇,吐其毒火。是故定知,虽在人趣,亦非同见,但唯识变,法无差别。

如先德云:“人水鬼火,岂在异方?毛海芥山,谁论巨细?一尘一识,万境万心矣。”

又襄邑县有赖乡,乡中有庙,庙有九井。若斋洁入祠者,汲水则温清;若滥浊入祠者,汲水则混浊。又汉时郑弘,夜宿郊外一川泽,忽逢故友,四顾荒榛,沽酒无处,因投钱水中,各饮水而醉。故知境随业识而转,物逐情感而生。若离于心,万法何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永明延寿大师文章列表

常常看人不顺眼,就像生活在垃圾场

我们要训练自己,就是要训练我们的这颗心。从行上,我...

「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

这个「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遍计执」它也是有一...

赵朴初《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

把心带回到心性时,应该怎么修

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呢?全修在性...

出家人,其实一点也不闲

《禅林宝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衲子守心城,奉戒律。...

为什么睡着时念佛好像和白天念佛一样

问: 请问法师:晚上睡着时有时候好像也在念佛,能把自...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不流汗的运动

朋友约我到大饭店的俱乐部去做健身的运动。 健身房里...

吃荤者开始吃素后容易有饥饿感该如何解决

由于肉类较不容易消化,滞留于肠胃道时间较长,因此较...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

【佛教词典】梦

(杂语)梦中所现无实事,以譬世间之诸法无实性。维摩...

【佛教词典】释教

指释尊所说之教法。与“佛教”同义,然则特用此称者,...

往生的最低标准--第18愿

经文往生正因当中,这个「十念必生」是为中下根机而发...

兄弟二人俱出家缘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非常欣乐佛法,于是两人都出...

追求它是伤痕累累;逃避它却也非常可惜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历事炼心。就是说人生...

佛教是如何看待离婚与自杀现象的

在戒律之中有著明确的规定,佛教徒不可以自杀,如果自...

禅定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

禅定的功夫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自性具足着一...

这样去做,地藏菩萨就能加持成就你的大愿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

人到中年真的百事哀吗

问: 社会目前的中坚分子,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五年级,...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问: 师父,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修持大悲咒的感应和心得报告

特别提示:大悲咒的感应真是太多了,但这篇小文章的修...

诸根寂静的难陀

难陀尊者在舍卫城象华园中,静坐思惟:能值佛出世,且...

提起佛号,把瞋恨心降伏下来

当你碰到冤家对头现前的时候,瞋恨心有可能会上来,巴...

道源法师:七种傲慢

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