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宗性法师  2020/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往往采用“火上浇油”的方式,结果事与愿违,徒生烦恼。

寺院中常说:丛林以无事为兴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其实,对于生活中的烦恼,这又何尝不是一句金玉良言呢?

唐代有位百丈禅师,他有个管理的二十条法则,叫《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我把它叫做过去寺院管理的二十条总纲。我觉得,这个丛林要则的头两条,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很有指导意义。如果刚才讲的师父和徒弟能够把这两句话很好地落实下去,就一定不会出现争执的一幕,也不会拍桌子举拐杖。

这两条是:“丛林以无事为兴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丛林”,简单讲就是寺院。“以无事为兴盛”,就是没有事,这个寺院最兴旺。

对于“丛林以无事为兴盛”,很多人不能理解。难道真的是没有事干?我开始也百思不得其解,祖师怎么给我们定这一条?没事干,那大家吃完饭干嘛?把脑袋上的虱子捉出来晒太阳?可我们的脑袋是光的,不长虱子,于是无事可干。难道这样就兴盛了?

我后来琢磨,这里讲的“事”,不是没有任何事情可干,而是没有人我、没有是非、没有意见、没有不团结。能这样的话,这个寺院最兴盛!因为大家会把所有精力用在弘法和修行的正道上。如果一天到晚都是人我是非,都闹不团结,把精力都放在解决纷争上去了,哪儿还有时间修行呢?

我恍然明白,原来祖师讲的“丛林以无事为兴盛”的“无事”,是指没有纷争之事。所以,下面紧跟着还有一句:“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就是说,当碰到你对我错的情况时,不去争辩,是为解脱。什么叫解脱呢?用简单的话讲,就是人生的最高修养,人生的最高境界。

但又有人问:“这不对呀!都不辨是非了,这个人不就成了糊涂蛋嘛?”这里的“不辨是非”,不是不分好坏,而是说当你碰到这种事情以后,不要以一颗争强好胜的心,总是想要战胜对方,总是想要自己取得胜利。

为什么在很多的是非烦恼面前,我们总要去争辩?就是希望自己是赢家。老实讲,天下根本没有真正的赢家,没有几个人能笑到最后。你们看过死人吗?可能大部分人没这经验。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应该知道,全世界六十亿人,有几个是笑着死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都是在痛苦和无知中死去的。

你看有些人,他今天是赢家,可明天呢?不见得还能继续当赢家。为什么百丈禅师告诉我们“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是接着前一句“丛林以无事为兴盛”讲的。

刚才的故事,给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人的内心所表现出的种种情绪,是很难掌控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宗性法师文章列表

三千亿无形财产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佛法的因缘观,主要就是苦、集、灭、道,有杂染的因果...

苦也有五种功德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和一切的科技发明,其实都在解决人...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战国时期...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

慧眼观六道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七种美德让你成为魅力女人

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想自己是个有魅力而又阳光的呢,但...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

【佛教词典】巡火板

警戒火灾所用之板。如斋粥或法会时各寮众僧齐集于僧堂...

【佛教词典】十八道

(术语)此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于胎金两部者也。十...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

什么是真正的愚人

【竹窗随笔原文】 世人以不识字、不解事为愚,此诚愚也...

【推荐】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灾难与人生意义的省思

近日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不断发生,如短期内多宗空难事...

圣严法师:欲望得失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

法布施的功德无量无边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

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今天我们学习《净行品》偈颂的第一〇七愿: 入其家已 ...

印光大师开示化痰止咳丸方

【制法】用荆芥 桔梗 紫菀 百部 白前 陈皮 桑白...

往生的护照--净土三资粮

学生们出国留学时要申请留学生护照;商人们出国考察时...

为什么人的福报享用有这么多的差别相

人的福报享用有两种情况,一个叫有果无用,一个叫无果...

佛教如何解释各种梦境

我们做了各种梦以后,心里就会牵肠挂肚,想要找人来解...

太虚大师:梦的五种来源

睡眠不定就成为梦。佛典善见律说梦的来源有四种,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