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宏海法师  2020/08/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问:请问法师,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有何差别?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宏海法师答:这个问题,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就讲到了。那里面说,我让你往生西方,你问为什么不往生东方。假如我让你往生东方,你又要问为什么不往生西方。所以说,你这个不是善问,只是戏论,没有真实的意义。

十方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净土,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呢?因为首先,我们作为没有智慧的凡夫,在娑婆世界学习释迦牟尼佛的佛法,而释迦牟尼佛是大圆满觉,他给我们设的法门和指的方向,那我们就是要依教奉行。佛在很多的经典里面都说劝生西方,有的是正说、显说,也有旁说、带说、隐说。

可以讲“千经万论同宣,十方诸佛共赞”。就是在讲东方琉璃世界的时候,《药师经》里面也说到,如果你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没有把握的话,会有八大菩萨来给你指示道路。在这一点上,大家要专信佛语。佛让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就要往生极乐世界,往生西方。

具体讲到东方和西方的差别相,如果对照《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跟《弥陀经》,那么可以讲东方世界不是那么容易往生的。其他的不说,最基本的你要修十善业。但是我们这个世界现在十善业很难修起来,全凭可以带业往生,这是西方的一个优势。

你烦恼哪怕一丝一毫都没有断,都可以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愿力摄受,往生到极乐世界。所以从难易上来讲,西方容易一些。

第二个就是佛的接引。阿弥陀佛又叫接引佛。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西方三圣的形象最多的时候都是站着的;西方三圣的殿堂又叫接引殿;阿弥陀佛站在那里,他的胳膊比例很长,就是表的接引法。人在临命终时候,被自己的业力牵引,正是念头最乱的时候,根本做不了主。

这时候,阿弥陀佛西方三圣现前来给你安心,把你接引到西方。这一点,我们在《药师经》上见不到。这也是差别。

第三个选择往生西方而不选择东方的原因,是阿弥陀佛跟我们偏有因缘。这一点,大家更要意识得到。我们这里所有的人,甚至不信佛的,不了解佛的,不知道释迦牟尼佛的,都知道阿弥陀佛。这跟佛的愿力有关。这就是偏有因缘。

《佛说无量寿经》讲,当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即将灭尽的时候,特别地让这部宣讲西方极乐净土的经典再多住世一百年(特留此经止住百岁)。那就更能说明我们跟阿弥陀佛偏有因缘。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求生东方和西方世界,在去的因缘里面、步骤里面有差别,但是真正去了以后,实际上也没有差别。为什么?生一国土即是生一切国土。之所以让我们去西方,是因为你锁定一个国土,你念一尊佛,容易成就三昧;三昧成就了,也更容易成就往生净土这个法。

净土的经典里面讲到,极乐世界的天人菩萨们,一顿饭的工夫,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十方国土去供养诸佛,亲近其他国土。这里面就包括东方琉璃世界,包括东方一切国土,包括十方三世一切国土。极乐世界就是总持佛土,我们常说叫法界之都。去到那里,一切国土里边,随心所去的。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往生东方和西方又没有区别。在无差别相上,现在我们立足于娑婆的本位,还要锁定一个目标,先把它攻克完成,所以才说一定要求生西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问: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慧律法师答: 因为要解脱...

圣严法师《佛学问答》

问: 如何分辨忍辱修行与姑息养奸? 答: 忍辱就是难...

净土法门是没有中阴身的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信众提出的中阴身问题。...

念佛人不能完全废掉兼修众善

印祖建议像我们这种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废掉兼修...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个全方位的展开,这全方位展开...

信仰不能被消费

一些生活在类似状态中,但对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这桩事情就用了两个比...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居士今日要务,唯当谢绝人事一心念佛

《与茅静远居士书》是省庵祖师写给茅静远居士的一封书...

如来的身光,每一道都有大功德

有人问道:师父,要怎样才能见到佛身呢?想要见到佛身...

车里的佛像要如何摆法

问: 我在龙华寺请了一尊阿弥陀佛,当时我问寺院里的...

随缘不是随便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

【佛教词典】法眼净

(术语)分明见真谛谓之法眼净。通于大小乘言之。小乘...

【佛教词典】难化

化,谓教化。难以教导根性劣恶之众生证入佛道,称为难...

药师灌顶真言的功德

「药师灌顶真言」是出自《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药...

八种饮食习惯容易导致癌症

饮食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什么样的饮食...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做佛事》

什么叫做佛事? 广义的说: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

极乐世界为何没有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问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乐国既无二乘、女人、...

明得因果心量大

我们的心量不够大,不能打开,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两忘」

问: 《印祖文钞》里我似乎记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

真修行人要过的吃喝关

吃喝关,是循序渐进的:从吃素到少量,到少餐。身体越...

僧团尊敬的优波离尊者

释尊亲自说要僧团尊敬的弟子是:优波离尊者,佛陀十大...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

虔诚诵持大悲咒,躲过下毒枪击暗杀

民国李生春,曾任福建省防司令,平时常持大悲咒,特别...

南岳怀让禅师

气概冲天,心虚没量。揽曹溪水,兴波作浪。睡着马驹,...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20岁时的人,会顾虑旁人对自己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