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宏海法师  2020/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问:请法师详细开示: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弟子应该怎么做?”

宏海法师答:我们是小凡夫。我们所说的发大心,就是立足于凡夫而发大心。比如你说你要了生死,这就叫大心;你说要成佛道,这也叫大心。这是真的要这么发,而不是喊口号或者听号召,再或者以盲从的心态有口无心地喊几嗓子,不是这样的。你要真实的从心地里面发大心。

所谓立大愿,当然就是大究竟愿,四弘誓愿。可是我们连自己都度不了,怎么落实“众生无边誓愿度”呢?现在净土法门就是给我们成就这个法的。阿弥陀佛已经把他的愿立在那里,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的大愿浓缩成一个往生的愿,就可以具足阿弥陀佛的大愿了。

也就是一句“愿生西方净土中”,就可以同步于“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就叫大愿。还有比这更大的愿吗?

我们有时候回向说“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无边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无上道”,当然可以,这是佛菩萨教我们念的。可是到末法时期,我们做不起来了呀。这一世能修行,可是行不起无上道;下辈子还不知道行到哪里去,也不知道能不能世世常行了。

那怎么办呢?还是先愿生西方净土中,这叫回大向。修大功课,没有比念南无阿弥陀佛再大的功课了。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无量光寿,还要做什么大功课呢?

我们学习《印祖文钞》就会知道,平平淡淡就是真正的大。印祖都说: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从老实处入手。我们却老实不下来,总还要追求更大更广。有人觉得念佛太稀松平常了,不值一提。

诸位,不是这样的。就拿吃饭来讲,那些山珍海味的大菜,能不能每天都吃到,并没什么妨碍。而大米饭最稀松平常了,每天每顿都要吃,否则你的身体就保不住了。这就叫大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经吗

问: 我们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吗? 净界法师答:...

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在佛法中,有人讲佛法不离世间法,即所谓佛法在世间,...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开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凉,传某师请示师父有关带业往...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问: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大安法师答: 疾病有种...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

问: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呢。请一开示一下。 方...

【推荐】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 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

兜率净土与极乐净土优劣之差异

求生弥勒兜率净土与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却大有优劣...

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应劝彼念佛求生西方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戒体有防非止恶的力量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

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断无明

居士鲍中素来信,近来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处,故问大...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们经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人生...

【佛教词典】天子业魔

即天子魔,四魔之一。由于前世之业而感得此魔报,故谓...

【佛教词典】师教

(杂语)师之教也。受十善戒经曰:事实如是,当随师教...

四季中的饮食养生

如果我们懂得正确地吃,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人与大自然...

星云大师:佛教对[身心疾病]的看法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达,丰厚的物质生活为现代人类带...

不该你得的财,拿了就是灾祸

谛闲老法师讲过一个公案,在上海有个所谓的大善人死了...

碰到不好的事,要怪自己

你碰到这些人,碰到不好的事,你不要怪别人,首先怪自...

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

放生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放生是佛教慈悲的体现,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体现的...

五阴的本质,到底是真还是妄呢

我们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有位太太跟先生吵架,到我这里来诉苦了半天,听她讲完...

求「地藏水」有没有效果呢

我是求过地藏水的,有没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么样开...

网上皈依是否如法

问: 有的寺院开通网上皈依,说是为了方便世间人。世...

忏悔业障的方法和要点

忏悔的方法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记载。其中最有名的是《大...

天乘四种禅定之初禅

定境的浅深,有四种差别。所以古人说:禅中无欲,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