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宏海法师  2021/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问: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只管一字一字地去看,不起一念分别心。这样无分别的读经方法是要有古人的文字基础才行吧?因为现代人已经不懂文字本义了,能悟到吗?比如说一个外国人按音译读《心经》,跟一个中国人读《心经》能是一个效果吗?请师父解惑。

宏海法师答:我们学习经典和读诵经典,一个是解门,解就是理解、了解、乃至研习。一个是行门,就是印祖开示的读诵,就是用佛从心地真如法性中称性流露出来的圣言量,让你没有一念妄心地去跟它对接。所有的修行法门,不管念佛、持咒、礼拜,实际上都为了一个目标,就是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什么意思?就是持这一个法,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加功,慢慢就会烦恼、身心我执逐渐脱落了,这个时候不加分别,就叫一行三昧。

我们修行就要破我执、破法执,就是用佛法来破这种核心的执着烦恼。你对佛法产生了执着的时候,它就叫法执。印祖开示的方法殊胜在哪里呢?就在于通过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人我执,同时就破法执。这是一个解行并进、真空妙有的法。

从空的角度来讲,字字句句、一字不落地分明读诵,并不是一个空空如也的断灭相。一个字一个字就这样诵,表达的是它的妙有缘起的部分。如果从有来讲,它是一种假名有。说它有吧,它是一念都不生,不加分别妄想。正好是空有圆融,非常高妙的修学方法。

所以说,能不能悟到,跟懂不懂古文的意思没关系。悟跟解有本质上的差别。解是在第六意识,悟已经戳到阿赖耶识的层面,要打开阿赖耶识的妄想,这叫悟。明心见性就是这个意思。你为什么有这样的疑惑呢?就是因为这个修学境太高妙了,我们下意识有思虑习惯,有以我为中心的妄识、攀缘心,一定要去了解、理解乃至证解,那你就入不了这个法。

你问一个外国人按音译读《心经》,跟一个中国人读《心经》,效果能不能一样?这你就多虑了。比如说咒语都是印度的梵音。在印度人眼中,我们就是外国人。我们现在持咒难道就不起作用吗?不仅有作用,而且好像持咒的感应和摄受力更大一些呢。

所以说,外国人他虽然不了解《心经》的意思,但他按照《心经》的音节一直这样持诵下去,绝对比我们理解意思的人修行速度快得多,也高妙得多。

问:法师说,读经时连殊胜加持这样的心都不用起,这不是应有的恭敬心吗?弟子读经时触动之处也会流泪,这样算分别吗?

宏海法师答:首先你要知道,什么叫做殊胜加持?就是加功努力持到无我无人无众生的无上法上,就是《金刚经》讲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殊胜就是特殊,有别于世间分别对待的,胜出我们世间下意识的对待执着的境界。我们就这样不分别去读经的时候,就已经加进去、持起来,现前已经殊胜了,你还要什么加持殊胜呢?那种有为的带有情见的殊胜,只是一种我们需要的宗教情怀感染力,它是一种缘分中的修法,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当然你需要这样,也是对的。因为毕竟我们现在是凡夫,凡夫就要有靠呀,靠着三宝的因缘,靠着大乘经典的因缘,总比靠到世间法,靠到杀盗淫妄中强。这个时候,你觉得你还需要触动,还需要流泪,善根显发,可以的,这个情见你可以有。但是你要知道,这只是一种助力,可以让我们入根本不动,就是如如不动。这一点你要明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没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吗

问: 有一位居士,还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

你心里的苦恼和困惑是谁放进去的

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说有个人总是非常苦恼,他听说佛...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动物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之苦

问: 昆虫之类的小动物在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

梦参老和尚对现今各种社会问题的开示

梦参老和尚月前来港弘法,先后应邀到几个道场作精彩的...

慧律法师《猫咬死老鼠与人打死老鼠有何不同》

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猫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业?还有...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生死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示石镜一禅人 古人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吊影单栖,...

杨梓茗居士《肉食之害》

很久以来,我们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动物都是生...

【推荐】八风不动心,宁静无烦恼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

【佛教词典】别境

法相宗所立心所法之一。指由特定境界引起之心理活动。...

【佛教词典】后五百岁

1、大集经所说五种五百年中,第五个五百年,亦即斗诤坚...

哪一件事情因为发脾气而变得更好

我过去在佛学院做执事,带了一批新生,这当中有一个居...

【推荐】十种恶行会让你来世变丑

《佛说业报差别经》: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

怎样拥有人生的光彩

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时,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

十奢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阎浮提有个国王,名叫十奢王。国王的大...

圣严法师:向佛菩萨祈祷有用吗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

出现重大恶报的初期征兆

人生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善恶因果,最可怕的因果报应是...

任何修行的最初法门,都以这个为第一

各人有各人的修行方法。有时候修行是依着《占察忏法》...

人世间最大的美德是宽容

朝阳升起的时候,山门外凝聚着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

四十八大愿——(第41愿)闻名诸根具足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问: 《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

阿弥陀佛的光明为何独摄念佛人

原文: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