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谛闲法师  2022/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进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慧能断烦恼。烦恼为生死因。生死为烦恼果。从因结果。果又生因。世世生生。轮回不息。若不依佛法用功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则轮回不绝。出苦无期矣。夫出苦之要有二法门。一者仗自力。二者仗佛力。以自力弱。故欲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千难万难。

若烦恼有一丝未断。则生死便不能全出。是以古往今来。明人达士。精修净业。求生净土。以净土法门。全仗弥陀愿力接引。容易往生。既得往生。便永不退转。则轮回永息。圣果可阶。夫净土法门。唯以信愿持名念佛。最为稳当。最极简易。至圆至顿。圆则三根普被。顿则数载成功。此我本师澈底悲心。胜异方便。

弥陀大悲愿力。摄受众生。汝辈若肯信得真愿得切。十人念佛十人往生。千百万亿。亦复如是。佛之慈航。无一而不普渡者也。有志出生死者。宜努力而毋忽。

开示念佛紧要语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往生。盖念佛之人。未得其诀耳。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欤。死之一字在念头。则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着。见闻知解。到此却使不行。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剎。此时不入净土。恐入驴胎。

纵无恶业。亦不免人道往还。即有善因。其争奈天福易尽。莫云自有主宰。业果所牵。诚难回避。莫道本无生死。识心未尽。总属轮回。莫视此事为缓。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将此为轻。错过此身。沉沦永劫。视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于一切时。总作归命终时。则时时皆念佛之时。如是念佛。斯为切心。如是切心。斯生净土。须下死工夫。才成净业。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此乃往生之要关。是诚念佛之妙诀也。

示守楞关师

昔南岳思大祖师。因自觉病势甚重。通身放下。放到水穷山尽之时。体究病的来处。了不可得。乃自问曰。病从何生。良久曰。病从业生。进问曰。业从何生。曰。业从妄生。曰。妄从何生。曰。妄从心生。曰。心从何生。曰。心本无生。如是体究。久之。忽然大悟。即证无生。断见思惑。得六根清净位。为台宗第三祖。

尔苟能如是体究。是为无上法药。则身心二病。俱能脱落。则病魔扫踪绝迹矣。如或未然。当知四大假合之身。是为众苦之聚。故曰。有身则苦生。无身则苦灭。尔既发心闭关。宜万缘放下。即今有此四大色身。病痛苦恼。皆所不免。况今夏酷热异常。暑气袭身。到秋间势必发出。乃任运所使然也。宜耐烦容纳。切勿性急。

又复应知。病是死因。宜生欢喜。何以故。设使从因趋果。仗此一病。即可以离苦得乐也。我娑婆世界。上天下地。无处不苦。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尔出家几十年。抱定以生西方为宗趣。今因病而脱苦。则千幸万幸也。宁不欢喜乎。从此将一切妄想。都要放下。单单抱住生西方一个念头。莫管他死之与否。尔只咬定阿弥陀佛四字。保尔得大自在。尔其志之。毋忘我嘱。切记切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谛闲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窍诀仅一个字

宋朝的草庵禅师是一位禅宗的大德,同时也是弘扬净土的...

圣严法师《念佛的人有三种,你是哪一种?》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

印光大师极赞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像赞 悲哉众生无所恃怙,孤露竛竮如逃逝子。...

念佛的八种相应法和三种不相应法

念佛八法 第一、摄心念:把心收摄起来,即所谓:都摄六...

赵朴初《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

尘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舍下一分,得一分自在

人生是苦。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可的,因此我们有著许...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有什么因素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呢

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好坏,命运究竟能不能改变,有各种不...

禅斌法师:算命的果报

世人不相信因果,却热衷于算命求签。话说有需求就有市...

观音圣号功德无量,命终也能往生净土

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 《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云:由我...

一个「缘」字,意义甚深

在佛教里经常说未弘佛法,先结人缘。只有把这人缘结好...

【佛教词典】教导理趣

【教导理趣】 p1013 显扬六卷十一页云:教导理趣者:谓...

【佛教词典】三妄执

由有无明,生五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也。此五根...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

抱年轻女人与抱一条死狗的感觉一样吗

若受离一切所应远离身语业,安立第四苾刍律仪,一切不...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这个用功人啊,说起来也明白,功夫到了什么地方了。这...

船筏譬喻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开示,为比丘说船筏...

有谁绑着你

道信禅师十四岁就出家了,他一见到三祖僧璨禅师便说:...

听闻佛法最重要是改变观念

没有听经闻法,不懂分别善恶,不知取舍对错,不能自我...

副经中的副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在讲净土法门的部类门,也就...

使者请佛 命终生天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结夏安居圆...

不愿做老二,谁服你做老大呢

说起来,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十分凑巧:在俗家兄弟三人...

打坐的基本方法

打坐时首先要选择僻静的地方,远离愦闹和纷扰,在家可...

慧律法师:往生被(陀罗尼被)的使用方法

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

【推荐】临终前还的东西越多,走的时候就越轻松

切莫把十界的依他作本然。我们不要把十法界的因缘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