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

2023/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

《大乘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述,当众生遭遇困难之时,只要诵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而且观音可以示现种种身份说法。《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有“三十三身”,《楞严经》说有“三十二应”(普萨现色身应化的32种形象)。二者大同小异。

《楞严经》云: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如果有非人众,无论是有形无形、有想无想,有好乐度其本伦,转生人道者,我于彼等之前,一一各随其类而现身,各应其机以说法,令其成就。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苦难众生只要诚心念诵观世音的名字,菩萨就能立刻“观”到这个人的声音并会马上前去拯救,给他解脱苦恼”。三十二应,是佛教中场用于形容观世音菩萨的专门用语,即三十二应身,指观世音菩萨为济度众生,根据其种类和根性所示现之三十二种形相。

据《首楞严经》卷六载,其示现之相及应化因缘为:

(一)佛身应,若见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时,则于彼前应现佛身,而为说法。

(二)菩萨应,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则于彼前应现菩萨身,而为说法。

(三)缘觉应,已断十二因缘者,缘断胜性,胜妙现圆,即于彼前应现缘觉身,而为说法。

(四)声闻应,得四谛空者,修道入灭,胜性现圆,则于彼前应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五)梵王应,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则应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六)帝释应,若诸众生欲为天王,统领诸天,则应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彼成就。

(七)自在天应,欲界第五天,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即于彼前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八)大自在天应,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则现此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九) 天大将军应,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即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四天王应,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即于彼前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一)四天王太子应,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则于彼前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二)人王应,若诸众生,乐为人王,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三)长者应,若诸众生爱为族长,受人尊重,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四)居士应,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五)宰官应,若诸众生爱治国土、管理邦邑,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令彼成就。

(十六)婆罗门应,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则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七)比丘应,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即于彼前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八)比丘尼应,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即于彼前,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十九)优婆塞应,若有男子乐持五戒,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二十)优婆夷应,若有女人,五戒自居,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一)女主应,女主即皇后、王后。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二)童男应,若有众生不坏男根,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三)童女应,若有处女爱乐处身,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四)天应,若有诸天乐出天伦,则应现天身,而为说法。

(廿五)龙应,若有诸龙乐出龙伦,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六)夜叉应,若有夜叉乐度本伦,即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七)乾闼婆应,若有乾闼婆乐脱其伦,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八)阿修罗应,若阿修罗乐脱其伦,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廿九)紧那罗应,若紧那罗,乐脱其伦,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三十)摩呼罗伽应,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即应现此身,而为说法。

(卅一)人应,若诸众生爱乐人身,修人之行,即现人身,而为说法。

(卅二)非人应,非人即鬼畜之类。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则于彼前应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彼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从普陀洛迦谈观音菩萨的感应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阳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

竭诚受持《法华经》得感应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

念佛的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

【推荐】妄谈自己证果及神通感应的严重过失

妄语戒有大妄语跟小妄语,我们先看大妄语,第一个。 【...

熏闻离尘,色所不劫

别明三毒无畏。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十四种无所畏的功德,...

大船翻沉,靠念佛奇迹般生还

我叫陈兆启,31岁,家住辽宁省庄河市兴达街,在蔬菜批...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

古代高僧净土感应事迹

净土宗对佛教其它宗派影响很深,一直受到历代高僧的推...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有严大师示「净土易生」之理

有严。俗姓胡,台州临海人(今浙江临海镇),六岁时,...

造佛塔与绕塔的功德

塔的历史典故 佛塔,梵文译名是窣堵婆(STUPA),略译...

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以微少善根,成就广大功德,故名方便。 说我们这一念的...

出家以后应该学些什么

佛在《沙弥律仪》中告诉我们,初出家五年学戒,然后学...

【佛教词典】阿难分身二国

(传说)阿难将入灭,去摩竭陀国,趣吠舍厘城,渡殑伽...

【佛教词典】二乘成佛

(术语)谓舍利弗等二乘之人,既于阿含经说时,得二乘...

长者不在于年迈耆老,而在于修行的成就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摩诃迦旃延...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有作为、有成就者,古今中外可谓...

圣严法师《使得十二时》

有一僧问赵州从谂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赵州说:汝...

我们要有这两种的决定相信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

持戒保了自己一命

有一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小混混,加入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

感化的教育

有一位安养比丘尼,住在一座寺院,平常待人慈悲,对人...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

要得大涅槃,反而不能急

麻谷宝彻随侍马祖道一,问说:如何是大涅槃?马祖答:...

不了解佛法的人对皈依的误区

现在有许多人因为觉得佛门是劝人向善的,所以愿意皈依...

不服气的修行者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

圣严法师《超越别离的痛苦》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

有五种心态,决定五种果报

同样的修行者,有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