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黄檗禅师  2023/10/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

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著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

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

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著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秖是历劫柱受辛勤耳。

造恶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恶枉受轮回,著相造善枉受劳苦,总不如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而已,绝诸思议。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心是本源清净,佛人皆有之,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秖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果本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纵使三秖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元来,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却观历劫功用,总是梦中妄为。

故如来云: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若有所得,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又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

世人不悟,秖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者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历千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当时自见本珠如故。

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决定知一切法,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证菩提,及证道时秖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秖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故佛言: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实不虚是第一义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原文】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

【推荐】达摩大师悟性论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

参禅之四易四难

《佛印了元禅师痛谕文》,其略曰:一念静心,终成正觉...

为什么爱到后来都是苦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

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我们看第一个空无边处定。 一、空无边处定,谓行者厌患...

嫉恨是心灵的肿瘤

嫉恨,是心灵的肿瘤。嫉恨别人的人,往往是在容貌、学...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

露宿街头的富翁

古时有一个富翁,广厦千间,妻妾成群,富甲一方。 忽然...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

酿酒卖酒者应当这样忏悔

【原文】 卖酒者当自念云:五谷本以养人,今糜烂为酒,...

遣除对因果的疑惑

一、现代人漠视善恶因果规律 这个宇宙大到天体的运行,...

这样的念佛方法正确吗

问: 在念佛的时候一直用法师所教授的方法,创造念佛...

【佛教词典】未藏宝

亦名:宝未藏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未藏宝。金、银...

【佛教词典】圆珠

谓心念奔转不停,如盘上之圆珠。释门归敬仪卷上(大四...

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

未来比过去更美好

江苏江都人,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

可以自己在网络上受戒吗

问: 请问在网络前可以受戒吗?哪些戒可以在网络上受?...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

念一句佛菩萨名号,功德无量

何以故,诸佛具足万德庄严,诸菩萨六波罗蜜以度无量众...

保持正念去面对一切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

这不是证圣,若作圣解即受群魔

我们每天坐禅,每天念佛。障多众生念佛观:业障深重,...

不说最后一句话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一直抱怨这...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化城宝处的譬喻

不管前途有任何考验与危险,都要信心坚定地向前迈进。...

圣严法师《我要活下去》

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这一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

别人并不是我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