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道宣大师  2024/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染大度,罪福本空,心同俗染。未思洗荡,舍弃众外,义同不足。后乃忏伏,更作法收。

【记】《梵网》云:“口虽说空,行在有中是也”。今世禅讲,多堕此见。但知心空,不知心有。诸大乘经,皆谈二谛。若专空寂,空则非空。纵使空空,还成偏计。智者云:“业性虽空,果报不失”。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卷三

【大意】

所犯与戒律相应的罪,都是因缘聚合所生。无论善的、恶的,只要身口意有所造作,业因就会形成。造了不善业,自然招感未来的苦报,并增长这种有漏法,致使跟断除生死轮回的修道完全相背离。现在假充大乘的教法,讲说罪和福都是因缘所生,体性都是空的,并没有真实性。虽然讲说这样的道理,但做的还是烦恼所驱使的行为;嘴上说的是佛陀的教法,心行却相同于尘染的俗人,心口不能相应。现在没有好好去思维如何来忏悔、去掉罪业的事情,反而不肯忏罪;那么僧团就会做法将他舍弃于僧外,如同不足僧数的人一样。因此众法和僧利,都不能跟他共同。假使后面他肯忏悔,愿意俯首认罪,僧团才可以给他做羯磨解掉。

在记文里。《梵网经》里讲到,“口虽说空,行在有中”。现在(宋朝)的禅师大多落于此见。只是知道这个心是空寂的,不知心在缘起方面,有随缘的作用。大乘经典中,大多谈真俗二谛。要是专门执着于空,即落无明,不是真空,还成偏计;也不是妙有,还属偏于空的这种执着。智者大师讲:“业性虽空,果报不失”。虽然法性本来是空寂的,但是在缘起方面,因果不会有一点差错。

【注】

《梵网》:“从于今时乃至尽未来际,终不更造一切恶业。所以者何?业性虽空果报不失”。引自《法华三昧忏仪》,见《大正藏》,46册952页中。

真空:(一)真如之理体远离一切迷情所见之相,杜绝‘有、空’之相对,故称真空。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空真如、唯识所说之二空真如、华严所说三观中之真空观等均属之。又大乘以非有之有,称为妙有;非空之空,称为真空。此乃大乘至极之真空。(二)指小乘之涅盘境界。以其非假,故称真;以其离相,故称空。乃空无一物之偏真单空。《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1上。引自《佛光大辞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快乐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应该消失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侣刚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

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

问: 顶礼法师!证严上人一直强调:佛弟子不要去追逐虚...

把这两个放进去,这个佛号就不可思议

你不修空观,除非你保证:我临终的时候,没有太多相状...

学佛者应从恭敬三宝开始

学佛者当从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对出家师父。为说明此事...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执着

我们看癸二的 明随缘不变之体。 这个体当然是最重要的...

弘一大师禅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乘佛法为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问: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明贤法师答...

医学博士为什么要素食

一个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还是聪明之人呢...

【推荐】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我们人生的相状有很多种,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

处处想到众生,结果自己最受用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

【佛教词典】奢摩他道与毗钵舍那道非有异非无异

【奢摩他道与毗钵舍那道非有异非无异】 p1174 瑜伽七十...

【佛教词典】经教

(杂语)经典之教训。圆觉经曰:如是经教功德名字。...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在理上你大彻大悟,在事上你还得...

五辛为什么不能吃

佛经记载,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海底龙宫正入甚深禅定...

禅宗怎样参无门关

讲到参无这个法门,当年有人问赵州和尚:狗子还有佛性...

怎样断烦恼

问∶ 怎样断烦恼? 慧律法师答∶ 断烦恼比较难的并不...

肉食与癌症结成死党

1976年,美国成立由参议员乔治麦高文主持的营养与人类...

被责骂也是一种幸福

有一位在森林里修行的人,非常的纯净,也非常的虔诚,...

燃一香炷就能够消无始罪业吗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为什么我们无始的罪业,因为燃一...

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

最根本的世间善法

太虚法师讲过一句话:人成即佛成。说的是:我们在人世...

路头若识得,生死当下休

我们对于社会上这一切境风、音声色相、男女饮食,你没...

修缮宝塔的功德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当时的舍卫城里有一位财富与多...

圣严法师《大悲咒与大悲忏的修行入门》

经忏,种类繁多,以观音为主的《大悲忏》仅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