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入定和睡着有什么区别

宏海法师  2024/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入定和睡着有什么区别

问:顶礼法师。弟子在静坐念佛时,没念多久就有睡着的感觉。弟子不清楚入定和睡着有什么区别?我们怎样可以入定,而不是入睡?

宏海法师答:这个就讲到睡眠盖了。最近我们庙里多了一项共修活动,就是早上去拜佛顶山。我们庙里阅藏,有的师父状态比较昏沉,那就用这个来对治一下。睡眠确实是我们欲界众生的一种生命特征。欲界有三种生命属性,一个,有食欲,要吃东西;二一个,有情欲,色欲;第三个,有睡眠欲,要睡觉。这三个都占全了,你哪儿都去不了,一定会来欲界。所以说它是一种业报,是我们众生的一种愚痴无明的重度表现吧。一个修道人要把这个睡眠调得不多不少,不能睡得过头了,也不能完全不睡,休息不好,你没有精气神儿。如果睡眠调整不好就是障道因缘。

那你这里以为睡觉是入定,告诉你睡着了就是睡着了,不是入定了。真正的入定,不是啥都不知道,它有很多种,你想了解就去看一下佛学基础知识。我们现在连最粗浅的初禅,估计都没门了,你不要以为轻易就能入定了。我们一般都是打的妄想三昧,打妄想都是入定很快。

现在咱们同修稍微念下佛,就以为入一心不乱了。一心不乱那么容易入吗?然后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的,或者自己就在那儿瞎琢磨半天,出了个什么境界,就以为自己入定了,还动不动说,我要入定了,等我出定了怎么怎么,充其量就是站着走着打妄想变成坐着打妄想,很多人坐得住就以为是入定了。实际上我们是很难把妄想控制住的,我们自以为是的定,有时候有可能就是法喜充满了一下,或者稍微轻安了一点儿。当然,这也算是不错了,但如果以为入定了,那就错了,这个要注意了。

如果大家学过《楞严经》的话,就知道“定”有两种级别。一种是有为定,它有一个什么特色?就是铆足了劲修,把这个烦恼按在那儿,不让它起现行,一点一点地按,但是没有去根。他是从没有定,一直修成定,就以为是入定了,这些都是世间的定。有为定,并没有了生脱死,比起往生极乐世界差得不是一点儿,这个大家要搞清楚。

还有一种定,就是《楞严经》的首楞严大定。这个定通常又叫自性定,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禅”。如果立足于这个来讲的话,睡觉也在定中,只不过是你不知道而已。这个首楞严定叫自性定,不是后面修成的,我们一直就在定中,这个定是不容分说的,每个人都在其中,每一念都在其中。如果你要立足于这样的一种大圆满自性定,从理论上讲,睡着了也在定中,这个定是散失不了的。醒着的时候算定,睡着的时候也算定,凡夫的时候是定,成了佛还是这个定,这就叫自性定,首楞严定。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有两个祖师爷斗法的一个公案。两个人晚上在那儿睡觉,一个打呼噜打得山响,另外一个就气得骂他,说你昨晚上吵得我一晚上没睡着。结果这个打呼噜地说,你还说我,昨天一个蚊子被你翻身,一下子把腿给弄断了,在那儿嚎了一晚上,吵得我要命,我不说你就好了,你还说我。你想想,打呼噜打得锣鼓喧天,居然在定中能够如此微密观照。所以从这点来讲,就是说我们以为的修行,好像只有醒着才在境界中嘛,你真正的明心见性了,这个妙明真心如果相应了以后,你睡着的时候,都没有迷,你的色身包括你的意识在睡觉,但是你的智慧观照没有迷。那我们凡夫没办法做到,因为我们睡着了就啥也不知道,是一直在迷的,睡着了就是睡着了。这是凡圣的差别,了解一下。

至于你说到念佛老是睡觉的话,建议你经行着念,或者是跪在那里念,乃至一边拜佛一边念,这不是刚才给你讲了吗?我们这段时间,为了对治昏沉去拜山。到那个时间段,你就咬着牙,换一个作息,换一种业习,慢慢就调过来了。不管定不定了,只要你能够不犯困,多念佛就算好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

「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临终由于病痛不愿念佛求往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亲人平时也念佛,但临终时由于病痛完全不愿...

净业行人临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问: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

为何用女性母亲的形象,来表达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在唐朝之前,甚至在唐朝的时候,观世...

学佛人不必不食油盐

不必不食油盐 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如今,不少入了佛门的人,颇费心机地四处奔走、劳身伤...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当今许多人对佛教不甚了解,对僧人存在...

【推荐】恋爱时自己纯粹就是猪脑子

寺院生活虽然封闭,但常会有一些消息传来,有的消息很...

供灯的四种清净功德

灯是佛教中的六种供养具之一。灯在佛教中代表智慧,因...

【佛教词典】华色

(人名)比丘尼。又名莲华色尼,温钵罗苾刍尼,郁波罗...

【佛教词典】本弘誓愿

(术语)佛未在因位时誓愿弘济一切众生也。...

助念可以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吗

问: 助念的时候,助念人员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可...

《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

拜佛和拜舍利有没有差别

问: 师父刚刚讲到这个舍利,我就想到几个月以前,这个...

禅的方法和求生的愿力两者并重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 偷人之物,...

心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最近在武汉的月湖畔看到了这个知音的故事,第一次面对...

这4种食物多吃对眼睛好

眼睛干涩吃荠菜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诗经》里有甘之如...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解释

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话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

你一生中最后悔的是什么

比利时有一本杂志,把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调查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