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除烦恼,当行正念

妙境法师  2024/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欲除烦恼,当行正念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说我也是愿意灭除烦恼,怎么样才能灭除烦恼呢?

答曰:“当行正念。”

你就是修行“正念”的法门。正念是什么?就是四念处,就是修四念处的法门。我们学习佛法的习惯,可能多数人都是这样子,“这我一看我就懂了,我就不要学了。这是很微妙的法门,好像不大容易懂,我就努力地学,学完了就算了”,其实不应该这样学习佛法的。

学习四念处,“观身不净”这很容易懂,“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可能都是容易懂,就不注意了,其实是不对的。所以这上面维摩居士说:“当行正念”,就是修四念处。当然我们出家人应该修行四念处,在家居士学习佛法、想要深入佛法的话,也应该学四念处。我简单说一下。

第一个是“观身不净”:观察这个身体是不清净的,这身体是不清净,那么怎么样观察它是不清净呢?《法句经》上有个句子:“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可以用这四句这么思惟。

“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就是先把心静一会儿,然后心里面就思惟,思惟我这个身体,我带上帽子,剃剃胡子,或者穿上好的衣服,就是装饰一下。这个装饰的身体,“观此粉饰身”,这个粉饰的身体是什么样子呢?

“疮伤一堆骨”:这个“疮”这是个譬喻,有时候我们有病了、生疮了,这疮就会流脓流血,流这些污染的东西。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个疮,这个疮遇见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种种的分别心就会出来,贪心出来了、瞋心出来了,就像那个疮流脓流血似的。我的眼耳鼻舌身意遇见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不能够无住生心,我一定是看到合意的就生贪爱心,不合意的时候就是恨,这种烦恼就是脓、就是血,我这个生命体是这样子。疮伤,就像被伤害了的疮流脓流血,这不清净。

这个不清净,有两种不清净。一个是我们这个身体,假设你几天不洗澡,就知道这身体不对,就是不清净;我们身体的血就是很臭秽的,是不清净,这是不净。另外,疮伤,流出这个分别心,生贪心、瞋心、流出烦恼,心不清净。身不清净、心也不清净。观身不净。

疮伤“一堆骨”:观察就是头骨,不要观察皮肤、肉,观察这都是骨,两个眼睛是两个洞,鼻孔那里也是洞,口也是洞,牙齿也是洞,两个耳那里也是洞,有颈骨、还有肩骨、胁骨、乃至髋骨、腿骨、膝骨,还有胫骨、有脚骨,就是一节一节的骨头连结起来。由指骨(脚指头的骨)向上面一直到髑髅骨,由髑髅骨一直地观察到脚骨,就是一节一节连起来骨头。这个骨头,观察它会走路,它也会说话,有时候也会骂人,就是这样观察。先观察自己,然后也观察别人。

你观察熟了的时候,一观察、这个骨人就出来了!观察在大街上走路的人,统统都是骨人在那儿走路。这样子观察成功了,贪心没有了,欲心也就没有了;真实欲心没有了,瞋心也就没有了。所以观身不净──不净观修成功了,你再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一下子就得阿罗汉果!就会很快的得阿罗汉果,会有这种事情。所以观身不净就是这样观察:“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这一堆骨,还不是说天天会走路,有的时候有病了、不能走路了、也不会说话了,“疮伤一堆骨”。

“疾病多思惟”:有的时候也会有病,很容易就会有病,我们人的身体很不理想,我们若认真的观察,就会感觉到我们的身体不是可爱的,它很容易就破坏了,不坚固。欲界天的人、色界天上的人那个身体没有病,也不老。

《大般若经》上说到一件事,就是我们佛教徒肯用功,我诚心地拜佛、诚心地念佛、念经,有的时候会有香气。我也没有烧香,就有香气。什么原因呢?就是大功德天,天上的或是释提桓因、或者梵天王这些信佛的诸天来了。他们那个身体有香气,和我们人不同。我们人如果不用香水的话,这身体实在是有臭气的。我们拜佛的时候要烧香,目的是什么?这个香能蔽秽气。我们拜佛的时候要烧香,是蔽我们身体发出来的秽气。因为我们拜佛的时候,我们观想佛在这里,我们这个身体臭秽怎么办呢?烧香来蔽这个秽气,这是对佛的恭敬,是这么回事,实在就是卫生的意思。所以我们人的身体不是很可爱的。

“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常常会有病,这是一个很苦恼的事情。还“思惟”,这妄想很多很多的。你如果不静坐还不知道,你要多静坐才知道,哎呀这妄想很多,想停还停不下来,自己做不得主,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是这样子。“疾病多思惟”。

“绝非常存者”:一定是不可能常存在世间的,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我这身体就是这样子。“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

我们出家人这样修行当然是应该,我认为在家居士也应该这样修行,就会减少很多的纠纷,会和平一点,有问题不需要找律师,问题就解决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从外道场转移到内道场

智者大师勉励我们所有的大乘修学者,我们应该从缘修提...

星云大师: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星云大师在香港一年一度的...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

专修、圆修、杂修、正行、助行

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一 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躯脱落,灵光...

如何断食

断食,就是我们平常一天吃两餐或三餐,你身体经常为了...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淫欲之剑斩杀凡夫,可不戒哉

近年来,色情氾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时...

「庵」一定是女众所住的地方吗

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这个地方呢...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恶口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推荐】小乘跟大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当我们从业果的思想,再进一步就是空性的道理。这个问...

【佛教词典】九法聚

【九法聚】 p0090 瑜伽一百卷十七页云:有九法聚,摄一...

【佛教词典】大般涅槃经后分

凡二卷。唐代若那跋陀罗译。又作大般涅槃经荼毗分、大...

圣严法师:如何做到「境随心转」

问: 社会环境意见纷乱,我们常常「心随境转」,局势...

为家人烧菜放料酒,会破了酒戒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并不喝酒,也不食...

法清法师:佛教为什么要叫人修忍辱

问: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可佛家却叫人修忍辱,为...

这世界最初是怎么开始的

问: 弟子有个问题迄今一直不能找到满意的答案,就是六...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

安心,就这么简单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

六个维系爱情的妙诀

女人问男人:有朵花长在悬崖上,去摘的人有摔死的危险...

圣严法师《还债平安,还愿快乐》

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

财富的来源是布施

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

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增强记忆力

问: 一、在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二、怎...

为什么恶业众生临终十念也能往生

问:众生长久以来,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一辈子如果没有...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