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心十德

2011/04/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 若闻讥讽 心能堪忍

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何厉害,坚决忍受,要把这些看成是我们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之举。忍辱是美德,在六度中,菩萨常常要做的是忍辱波罗密,不忍辱就生嗔怒,嗔怒之火将会烧毁我们的功德。长期修忍辱,声音就会圆润。

2. 若闻称赞 反生惭愧

我们要恒常不忘惭愧心,遇到称赞表扬,更要惭愧,检查自己的不足。佛陀的目光都是下垂的,我们还能目中无人吗?

3. 修道欢喜 自庆不傲

遇明师得正法,也不自骄于人,只在内心充满法喜。修行人应视己为凡夫,视一切众生为大善知识。

4. 人之惭耻 不宜宣说

不宜盯住别人的短处不放,而应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检查自己的短处。

常看到别人缺点,是因为自己内心不清净,功德不圆满。父母眼中世间唯有自己的孩子号,是他们爱子心切。在佛眼中一切众生皆是佛,而凡夫眼中即使佛也是凡夫。

5. 不为世事 而做咒术

解脱才是根本,不要轻易把所积累的能量用于治病,健身,消灾等,一旦抓住根本,不愁枝叶。

6. 少恩加己 思欲大报

别人给自己一滴水,我们要当作是一碗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修行人要永远满足,永远怀一颗感恩心,存思大报。

修行是自己的事,不管别人动机如何,我们永远感激所有众生。

7. 怨恨己者 恒生善心

对仇恨自己的人,不能以牙还牙,而应该以德报怨。因天下众生皆为父母,能对父母生恶心吗?

8. 见有骂声 反生怜悯

别人骂自己,就观想是亲生父母在为我们消业障。

佛经上这样开示:众生之所以骂自己,是因为无量劫以来曾多次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欠她的实在太多,她为了养育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乃至于造业,现在恶缘成熟了,他得到了果报,沉沦到咒骂自己亲人的地步,我们不但不能憎恨他,反而更应滋生怜悯,惭愧和感恩之心。

因为天下如母众生全是为了我们自己而种下恶业,他们才流转于轮回,沉沦于苦海,并继续造业,我们感恩尚且来不及,还能憎恨他们吗?

9. 视诸众生 犹如父母

这是修心的关键,一定要实实在在的执行。如能真实不虚的做到这一点,等于在守护菩萨戒,此戒的根本全在于此。

10. 拥诸所得 乐于助人

财富金钱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也不是专为我们制造的。钱财应供于流通,任何人不应该据为己有。所得之财用于布施和供养,乐助正法事业。财神赐财于人,其意不在让人贮蓄,而是让人流通,得财之人只是媒介而已。

以上十条是大乘菩萨的境界,常修之,可证菩萨果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息诸缘务,一心行道」这个非常重要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

小沙弥与老和尚

老和尚带著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

印光大师心要开示四则

修行应具坚定心 修行之人,须具决烈之心。任彼诮谤,...

怎么念佛呢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亲自去咀嚼

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向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够学会老师所...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素食男的六大好处

一、爱心指数高 素食男的爱心指数是超五星级的。一个...

【推荐】地藏占察忏完整仪轨

末法时期,学佛的路上,有种种的困惑。学佛很久了,感...

五种不净的说法

我们很多同修都喜欢给人讲说佛法,宣传佛法,介绍佛法...

肉食并非增强身体耐力所必需

许多朋友其实很想吃素,但是往往担心健康的问题而不敢...

【佛教词典】福地

(一)寺院之美称,意即能生福德之处,亦有称之为福庭者...

【佛教词典】机要

(术语)机密紧要。唐高僧传(玄奘)曰:极空有之精微...

昌臻法师《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

佛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中国近代少见的高...

一生中这八种朋友是必不可少

有这样一句歌词: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我们便急着把...

念佛功德有七种胜

《甘露疏》云: 一、词少易行胜,唯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为什么佛陀要制戒

为什么佛陀要制戒?为什么这个戒是十方三世诸佛都要去...

感动打猎者的狼

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突然决定封枪,再不打猎,原因...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

1、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

梦参老和尚: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问:要忏悔业障的话,不知是持咒快?灭定业真言快?金...

【佛学漫画】慈无量

弥勒菩萨是慈悲的化身,鼓励人们保持乐观,关爱他人。...

多行善事必有善报

《三字经》中只举了两个教子模范的例子,一个是为子三...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

谁不想命长?素食是秘方

健康长寿是人人希望和追求的事。为了健康长寿,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