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2011/06/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意有障碍的事。违缘也可以说是一种逆境、一种挫折。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遇到违缘时,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我们要明白违缘的产生皆是业因果报。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过得幸福美满、称心如意,但事实告诉我们,由于造业因缘的不同,所得到的果报也不同。我们只有深信因果报应的道理,才能勇敢面对违缘。

的确,违缘会给生活、修行等方面带来障碍,并使身心受到打击,甚至使我们对生活、修行失去信心。可我们又无法逾越它,在违缘面前我们变得悲观失意、无可奈何。其实,我们不应该有悲观的心态,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的违缘,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不要畏惧,不要彷徨。

许多人都认为违缘不好,但我们通过学佛会知道违缘并非完全是件坏事。虽然它对我们的生活、修行起了不良影响,却能让我们从中悟到许多道理,认清这个五浊恶世,使我们产生厌弃心、出离心。由于人都有妄想执著,若希望自己生存在一个只有顺缘而没有违缘的空间,那他的一生注定要失败。因为在顺缘中会使自己忘记身处火宅,有的只是放逸。正如天道的众生,可以说他们是生存在一个很少违缘的空间。他们在顺缘的环境下恣情享乐,忘记了修行,忘记了自己还在六道中轮回,待自己的天福享尽,就要堕入恶道中受苦。

我们学佛人是很需要在违缘中接受考验的。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在违缘中体悟世间无常的道理,寻求解脱烦恼的方法。可以讲,违缘是我们修行上的助缘。

有些违缘是我们造业感召的果报,既然造了业,就要受到报应。我们不要想逃避,逃避是没有用的。正如有一首偈云:“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我们只有逆来顺受才是最明智的。而有些违缘却是佛菩萨特意安排,用以考验我们的道心是否坚定。我们每一位凡夫众生要脱离轮回、超凡入圣,不经历考验,不经历违缘怎么行呢?世尊于雪山六年苦行,每日一麦一麻都未证果,这就是修行上的违缘。但若不是这个违缘也无法让世尊悟到一味追求苦行也是无法解脱生死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个违缘使世尊放弃了苦行悟道的方法,而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入大禅定,目睹明星,一刹那间大彻大悟,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

此外,我们许多祖师大德的一生也并非都是在顺缘中度过。如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在当年朝礼五台山路上遭寺院止单又身染重疾,以及后来的云门事件;密宗大成就者密勒日巴尊者为得到上师马尔巴的密法传承,面对的是一次次令他痛心疾首的违缘;红教宁玛巴诺那祖师被困入地牢六年,并遭人于食物中下毒陷害;显密圆通的清定上人被冤判入狱二十载;净土宗大德净空法师当年出家时,到处寺庙都不给他挂单,初出道弘法时,遍遭别人冷嘲热讽,还有许多大德在违缘中的感人事迹就不—一列出了。他们所经历的违缘是我们无法感知的,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然而祖师大德们没有一个悲观失意,而是以大无畏的顽强意志坦然面对。

或许有人会说因为他们是祖师,是圣人,我们凡夫一个怎能和他们相比呢?那么试问有哪一位祖师大德不是由凡夫修成的?正因为他们由一个凡夫经历了无数次的违缘失意,无数次挫折失败,才造就出一代祖师大德的高尚风范。“不历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

或许又有人这样想:祖师大德们经历了这么多的违缘,得了大成就,那么我也祈求天天都遇上违缘,好促使自己早日得到成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祖师大德们没有一位是祈求违缘来使自己得到成就。他们都是一切随缘,没有半点攀缘心。故我们不能走极端,要持中道而行。只要我们顺缘来时不放逸,违缘逢时不失意,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生活中学做人。正如太虚大师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然而,许多时候,我们也是非常需要顺缘的,如我们弘法办道,要是遇到违缘是不好的,那么我们为了佛教兴旺,众生得度,就要虔诚祈祷三宝护法的威德加持,遮止违缘,破除障道,祈来顺缘。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认为佛教对事情的乐观心态是一种消极意识,却自认为他们那种“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才是积极的精神。但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困难与挫折的违缘面前坚强不屈?有多少人成为违缘的傀儡。试问空凭我们一句“不服”就能解决问题了吗?那简直是痴人说梦。那些所谓的“时代强人”在遇到违缘时,其实只会怨天尤人,心理上得不到半点平衡。佛教所讲的逆来顺受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观念,而是要人们在违缘中体悟世间无常的道理,启悟自我真如的本性,由此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要细细感悟佛陀的真理妙语,我们现实中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尤其我们面对现在这个虚幻不实的世界,风云起落,世事难料的社会,在我们一次次被违缘击败的时候,佛陀的真理教言无疑是一剂医治万病的灵丹妙药。他绝不会麻痹人们的思想,只会把人们从黑暗的深渊中带往光明的世界。

知道了违缘的意义,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就应该理智地坚信因果,用大慈悲、大喜舍、大智慧、大行愿、大无畏演绎自己光辉灿烂的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行人,须敦伦尽分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观》

何谓积极?时时地生活于现在,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

如何将中道之理运用于实际修行中

十番显见的道理,就是在说明我们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一 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躯脱落,灵光...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问: 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让孩子乐观一些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工厂曾经失火,近百万美元的设备化为...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一切是无常的,不好的事情终究会过去

即使你的人生,现在遇到很多的状况,有很多的挫折障碍...

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反而能发达

问: 为什么一些人做了很多坏事,反而能发达。有一些...

五福的意义

一、五福的意义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

地藏法门的殊胜和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要念地藏菩萨圣号?我们学《地藏菩萨本愿经...

【佛教词典】时

【时】 p0915   瑜伽五十二卷十五页云:复次云何时?...

【佛教词典】二种菩提心

缘事菩提心和缘理菩提心。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愿为体...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我们常说认识感情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欢喜、愤怒、痛...

做个常不轻菩萨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

纪念本焕长老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好好修行

眼里要有大众的影子,耳里要有大众的声音,心里要有大...

持戒对治烦恼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

讲品行保气节的范景文

人生际遇各有不同,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致的,那就...

净业助行,培福载道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

生命的无常,就是这样迅速

死无定期,分三: (一) 思维南瞻部洲众生寿命不定。...

猎人改业

罗阅只国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很多,风...

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富足

英国莱斯特大学在2006年公布「世界幸福地图」,台湾在...

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最近几年来,身边发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学深深地感到,...

这样去做,能得一切天人拥护

【复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