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好德的重要性

2011/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好德的重要性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一个人有了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德,这是一生中最幸福,受用不尽的。因为”好德“能赢来长寿、富贵、康宁和善终。因此,我们可以说,“好德”是一切快乐和幸福的泉源,“好德”是一切好运和福气的根本。

“好德”需要我们不断培植,正如长寿、富贵、康宁需要随时培养一样。假使我们现在不把“好德”的因继续种下,那么一切享受都会变成非常奢侈的“消费品”,因为没有播种,福报享用完了,必然会贫穷匮乏。

古德曾说:“保藏的东西不一定属于自己。享用的东西不再属于自己,只有施舍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当我们用种种方式把财物贮存或积蓄起来时,我们不一定会再拥有那些财物。譬如你拿钱买股票,股票可能会下跌;买黄金珠宝又可能被盗贼抢走;参加合伙投资,不但有风险,而且万一被合伙人骗走,那岂不前功尽弃?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会赔本,将来万一遇到败家子,也会倾家荡产,难怪《大宝积经》上会说:“一切财物都是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这五家所共有的。”

享受物质就是消耗福报,而且享受五欲的感官快乐,这是很肤浅而又很短暂的,享用过的财物永远不能再属于自己。只有把财物施舍在适当的地方(佛经上叫做“福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那么财物才具有永恒的意义,而不致被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所夺去。所以古人劝我们要布施积德:

三宝门中福好求,大富之家前世修。

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

一切财产总非真,及早将来施于贫。

水火盗官并逆子,五家有份尽来侵。

一粒落土百粒留,一文舍出万文收。

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

没有布施修德,将来的日子很难挨过,尤其是一个临命终时,一切财物、朋友、眷属、权力都带不去,只有平生所作的善恶业力跟随着我们。就这一点来说,修德真是非常实用的。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死神何时会来。但死神肯定要来。而且随时都有突击我们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趁早修德吧!

二、德的种类

德的分类非常多。例如:它可分为‘阴德’和‘阳德’两种。阴德的力量比阳德大得多。

《中庸》里提到智、仁、勇三达德。只有仁爱而没有智慧,会产生为虎作伥的流弊,有智识而没有仁慈会危害社会;有智有仁,而没有勇气实行,则一切美德成了空谈。

《论语》里又叙述了温、良、恭、俭、让五德。温和柔软可以导致心理健康;善良仁慈可以导致长寿善终;诚恳恭敬可以导致平安宁静;节俭勤劳可以导致财富和身体的健康;谦虚礼让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保住前面四种德行而不致流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

贫妇供豆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在道场白华庵...

今生的际遇,是前世修来的

布施的道理,古往今来很多贤人哲士,都会用种种不同的...

世间的四种布施与供佛无异

出自《佛说处处经》 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

布施满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

《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于...

「布施妻儿和头目脑髓」是怎么回事

问: 请问师父,佛经中提到的布施妻儿和头目脑髓是怎么...

「善念」和「善根」的差别

菩提心它是一种善根,我们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

出生食的由来

出生食,也就是施给众生食。于进食之时,从应量器中取...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犯戒有五衰耗

佛说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 一者求财,所愿...

疾病的原因

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或恶业。所以说...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

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

【佛教词典】从香

(仪式)开堂祝圣,侍者插瓣香,更拈一炷,又或新住持...

【佛教词典】菩萨地

(一)泛指十地,即修行过程之十个阶位。一般多指“三乘...

大安法师:能用念佛机代替助念吗

问: 弟子所在的县,既无寺院又无居士团体,亲人去世...

皈依三宝让我们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他完全觉悟了,他能觉悟我们,...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在还没有开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前,我先跟大家...

道证法师开示念佛的方法

我们只要很诚恳,真正安下心念阿-弥-陀-佛,念清楚他...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

虽然身体还没往生,但心早已过去

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

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

圣严法师:身心自在

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

《佛说法灭尽经》的预言

《佛说法灭尽经》: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男...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在善恶关头,你怎么善用其心? 依着事、依着境,境就是...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是讲到声闻跟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