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素食使死亡率下降

2012/0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编者按: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参战国家和死亡人数都史无前例的战争浩劫,带给全人类心灵深处永不能磨灭的集体伤痛。然而,战争期间被迫吃不到肉食的上千万人却为后来的世界文明留下了极具研究价值与值得反思的一系列数据。时至今日,这些数据依旧在持续的引起全球生命科学与医药健康领域的科学家的研究与关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丹麦的进口完全被联军封锁,因为担心可能因此造成粮荒,丹麦政府指定米克尔-欣德第医生来协调发展一个全国粮食配给计画。欣得第医生的做法,是把国内生产的谷类拿来供人食用,不为生产肉类而拿去喂禽畜。此篇报告被刊登于美国医学协会杂志。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以超过300万人为对象的大规模素食实验,尽管是被迫的。

这件事的结果令科学家们惊愕不止。当他们计算哥本哈根在食物最缺乏那段时间(1917年10月至1918年10月)的死亡率时,发现因疾病而导致的死亡率,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最低的。事实上,这段时间的死亡率比过去18年的平均数整整下降了34%。

看到这样的资料,很难不让人想到丹麦的全国素食与巨幅下降的死亡率有连带关系。

心存这种想法的科学家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更多发人深省的数据。在大战当中,挪威被德国占领,挪威政府被迫大量减少,甚至完全断绝肉食的供应。

结果再度使科学家们大为惊异,死于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极为戏剧化地降低了。挪威人在战后恢复了原有的饮食习惯,可想而知,死亡率也相对增加了。在这个变动期间,各种肉类食品的消耗量与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近乎数学的准确性。

无意中发现这个关系的研究人员,想要知道这是否仅是巧合,因此他们的眼光转向其他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及瑞士的肉类及肉质食品消耗量也减少了很多。研究人员发现,这两个国家的健康情形亦有可观的改进。在英国,婴儿与稚龄幼儿的死亡率降到从未有过的低水平,同时贫血症的罹患率也降了非常多,儿童的成长率及牙齿健康情形亦比过去任何时候好,还有很多其他迹象显示健康情况大幅改善。

素食可使健康情形改善的可能性,是越来越不容忽视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提倡以护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近两年来,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萨圣诞日到来之前总会在...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

肾气充足的人脸上放光

肾气充足的人脸上放光,神采奕奕,相反,如果肾气亏虚...

秋冬给力蔬果盘点

一、甜蜜柑橘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

【推荐】爱女的离世,让我扔掉「铁饭碗」,捧起「金饭碗」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从小到大几乎都生活在顺境之...

午餐吃素不犯困

午饭后人特别容易犯困,往往无精打采。新加坡《联合早...

一别成永诀

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身边的人是会走的,就在所...

《黄帝内经》养生精华50句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运

佛教持戒的目标,并不是求死后升天,或是求来世的享受...

肉类的真实气味

在集贸市场,蚊蝇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还是肉类售卖区。因...

受持五戒的意义与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学问类: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茅鹿门云:人生...

【佛教词典】善心所

【善心所】 六位心所的第三位,计有十一种,即信、惭、...

【佛教词典】心依处

【心依处】 p0349 瑜伽八十三卷十八页云:心依处者:谓...

星云大师《为新生儿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虔诚地告诉您:一个新的生命诞生...

佛陀身边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由来

佛经中常出现佛的常随众大比丘僧千二百五人,这一千二...

居士楷模彭际清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专心一致,才能统摄你的心

各位同学在学佛过程中,切莫蹉跎岁月,一定要懂得如何...

听经闻法有八种功德

根据方广大庄严经卷十二所记载,听经闻法有八种功德,...

照见五蕴自性本空

能观的菩萨在观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得到什么效...

净宗祖师蕅益大师的故事

蕅益大师本姓钟,字素华,晚年才自号蕅益老人。他的祖...

心灵的财富

宗教导师们总认为人类的幸福,并不在于感官上的满足与...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

明朝郑兴儿:不贪人财积德改命的故事

明朝初年,京城有个叫郑兴儿的人,他在一个姓王的部郎...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1.学会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