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圣严法师  2010/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面对各种诱惑或刺激时,无论产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乐,都要马上想到,这些境界以及伴随而来的感觉,只不过是物质彼此接触后所产生的一种效果,并非真实的存在。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不要立刻判断自己喜不喜欢它,因为花仅是花而已,要将它独立在所有价值判断之外,才不会产生诱惑、刺激的问题。可是如果我们赋予它价值判断,当‘美’的念头出现后,心想:‘这个颜色好美!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美的花!’单纯的物质现象就变成诱惑,因为有了‘喜欢’的念头,就会想将它据为己有,一连串的烦恼就会接连而来。所以,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念头就要止于‘这是一朵花’,而不要有好恶的分别。

有时我们以为自己喜欢某些事物,事实上却不一定真的如此。有一年春天我到英国旅行,看见路旁花团锦簇,我觉得这样的景色很美、很有意思,但是看多了以后,就渐渐觉得不稀奇,也就视而不见了!等我到达禅修道场后,那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只有草、没有花,所以当有人摘了几朵花插在瓶子里、放在餐桌上时,我又注意到花了。于是我心想:‘我究竟喜不喜欢花呢?’然后我再看看它,了解到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喜不喜欢,从因缘的角度来看,花就只是花,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任何事物都是因缘所构成,有因、有缘,当各方面条件聚合之后就会发生;当因缘不具足时,自然就消散了。一朵花也是如此,当它渐渐枯萎之后,就会被当成垃圾丢掉,此时已经没有美不美的问题,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把自己的生命和花朵联想在一起,因为有这种联想,所以产生了烦恼与执着。当她看到花朵掉落在地上,就会触景伤情,觉得花朵好可怜。相反地,如果能够独立看待这些自然现象,花开时就是开,花落时就是落,知道一切都是因缘,就不会产生烦恼。

所以,聚是因缘、散也是因缘,所有的一切无论好坏,都是因缘。只要从因缘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让我们产生烦恼、执着而感到痛苦了,当然,这是需要不断地练习。例如,当我们看到了自己很喜爱,但并不是很需要的东西时,马上用因缘观来看,心想这个东西原本就是这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我现在也不需要它,如此便不会受诱惑了。

当我们能够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间的主客关系,不让自己与它产生关联性的想象,就不会有太多的执着。走进百货公司时,看到很多美丽的服装以及化妆品,但是我既不能穿、也不能用,所以它们和我没有关系,既然和自己没有关系,就没有诱惑的问题。

分得清楚‘没有关系’和‘有关系’就是因缘观,但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有时只是觉得好玩,就想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带回家。例如,有些人觉得飞机上的杂志不错,就把它带回家,但带回家之后却不一定有时间阅读。或是逛书店时,看到每一本书都喜欢,结果买了一大堆书回家,往书架上一放,从此就不闻不问。

一本书要从头到尾看完才算是真正拥有,否则买再多书也都和你‘没有关系’。但我们总习惯向外攀缘,看到任何美好、漂亮的事物就想拥有,才会造成这么多苦恼。因此,唯有明白因缘的道理,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间的关系,才能让我们免除诱惑及七情六欲所带来的痛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从身安道隆的角度,一定要断除这五种辛菜

那么这一段佛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生命的变化跟...

禅堂法器与规矩详解

寺院的中心为禅堂。禅堂有四大法器:钟板、香板、散香...

集体皈依的仙人

中印度有一个宗教首领名叫弥遮迦的,得五种神通,领导...

鲁迅与佛教之缘

和僧人结缘 鲁迅是周家的长孙,极受重视,家人担心养...

佛弟子可以出于礼节而合掌礼拜外道吗

问: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辈时,如果...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

不要购买有佛像标签的香烛

卖香这件事,最容易培福,也最容易造罪业。制造粗劣、...

祸福由因,改变在缘

我们从我们内心的相状,看到过去的因,也看到你现在面...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圣严法师《本来无一物》

问:六祖惠能大师有一个偈子,本来无一物是其中的一句...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

圣严法师《地观》

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

圣严法师《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央视著名记者白岩松曾经采访过圣严法师。让他记忆犹新...

【佛教词典】五事有诤无诤等分别

【五事有诤无诤等分别】 p0288 瑜伽七十二卷十二页云:...

【佛教词典】受

(术语)梵名Vedānā,领纳所触之境之心所法也。...

鹦鹉吞珠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沙门。他穷得一无所有,终日以乞讨...

疗病的五个层次

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吃五谷杂粮维生...

人羊大战

从前,在遥远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主人、他的女仆,以...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

读书的四要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最重要...

茹素三天的省思

其实人生下来时,都有善良、无染、清净的本性。只因后...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端正庄严的儿子...

【佛学漫画】曹溪六祖慧能大师

六祖慧能大师的故事...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修行有四种不退转

修行不退转有四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和毕竟不退...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