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圣严法师  2010/10/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是没有组织力、没有计划,说得好听叫做随缘,说得不好听就是没有主见。

而生活上的散漫,如果是有钱的人,可能就会花天酒地、生活不规律,过着糜烂的生活;如果是没什么钱的人,生活就会变得非常得凌乱,在工作上,他无法敬业乐群认定一项工作做下去,结果早上起得很晚,有时候还可以整天睡觉,过着没有规律的生活。当身心都没有规律时,就是散漫了。

散漫的生活是非常沉闷、不愉快,也没有什么意义。要如何让生活变得有意思一点呢?先要给自己一个目标,再培养自己的兴趣,以发现自己的潜能;等一样事情做完了,再去做另外一样,渐渐地就会觉得满有成就感,也能远离散漫的生活了。

所以要克服散漫很简单,可以试着从起床开始。每天起床以后,把床铺整理好了,再将环境打扫干净,东西放整齐,之后再来看一看,欣赏一下自己生活的环境,是不是比过去好一点、舒服一点?

人会散漫的原因,多半是失去了生活的轨道,生活没有了规律。因为心没有了次序,生活自然也没有次序,于是就变成散漫了。因此,想要克服散漫心,就要将自己纳入轨道中。方法可以是每天为自己安排一个定课,以培养定力和规律,并且用发愿的方式把自己的人生方向建立起来。仔细想想自己想要做、应该做的是什么事?每天的生活要怎么规画?当你把生活规律化以后,渐渐地散漫心就会去除,就能进入生活的轨道里。

而培养兴趣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让目标成为僵硬的东西。如果只有目标而没有兴趣的话,再好的目标都会成为例行公事,很快地就会连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目的都不知道了。

此外,培养合群的美德,透过和其它人共同生活与交往,可藉由群众力量的支持来校正自己的散漫。如果一个个性非常孤僻的人,又生活很散漫的话,那要改变人生态度就很困难了。反过来说,如果还能够合群,即使他再怎么散漫,但是因为心里觉得需要朋友,也有朋友圈可以交流生活方式的话,那么他的生活态度就会慢慢地转变。当然,这里所指的朋友,是能够谈学问、谈信仰,或是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本身生活就没有规律的朋友。

譬如出家人的生活就是主张要随众,也就是随着大众一起生活,随众起床、随众上殿过堂、随众作息,这都是团体生活。而团体生活能培养出自己向上的心,因为眼看其它人都那么精进用功,即使自己没有进取心,也会因为他人的激励而慢慢变成有进取心的人。所以,随众并不是要我们变成像机器一样呆板,而是要我们活泼泼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随众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迷失方向,就像竹林里又直又高的孟宗竹一样。因为园子里种的全都是竹子,所以每一根都是直直地往上长,没有弯的。这也就是说,共同一起生活、成长的时候,因为定时接受营养、接受成长的机会,一定会长得很好;反之,如果是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觉得无所谓,并不觉得非要和别人一样接受教育,接受成长的机会不可,很容易就变成得过且过而迷失自己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

星云大师《如何忏除罪业》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叹...

修行人着魔的主要现象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星云大师《人生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我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金刚经的「应无所住」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不...

圣严法师《家庭美满事业成功》

以禅修者的立场,谈家庭美满及事业成功的原则,可以用...

圣严法师《对处事态度的开示》

我十几岁在上海念佛学院的时候,除了上课,也做很多杂...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欢先...

【佛教词典】回心戒

为圆顿戒之异名。又作梵网菩萨戒、菩萨金刚宝戒、一乘...

【佛教词典】遮罗颇国

遮罗颇,巴利名 Allakappa。为邻接于摩揭陀国之一小国...

久病不念佛,生日变忌日

【原文】 一僧瘵疾经年,久惫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

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老和尚,是当今硕果仅存的绝...

佛陀出世必做的五件事

云何为五? 一者当转法 轮, 二者当度父母, 三者无信...

慧律法师《往生是现在的事》

往生就是现在的事情,就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绝对不是...

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富足

英国莱斯特大学在2006年公布「世界幸福地图」,台湾在...

六道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因立下要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众生的大愿,故而...

修行人要把握当下这一念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

【推荐】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临泉县黄岭...

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讲记

在讲这封信之前,首先要讲讲唐朝古灵神赞禅师度他师父...

兜率净土与极乐净土优劣之差异

求生弥勒兜率净土与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却大有优劣...

是否以见相见光,来论定修行

有的众生他从木雕的、泥巴塑的、金银铜铁所铸的这些佛...

肉食百害而无一益

1.动物被宰杀时,极端的恐惧、痛苦、愤恨、挣扎,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