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圣严法师  2017/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念头,就有什么现象与之相应;如果什么念头也没有,现象也就无从生起呢?

圣严法师答:这两句话是《大乘起信论》中的名句,也可说是佛教的唯心论,其义理相当深奥,现在仅就它的现象面加以说明。这两句话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念头和身体能够改变环境,它不但包含心理学且超越心理学的层次。

以前者而言,人在苦闷、失意、悲观、倒楣时,不论看到什么、遇到什么,都觉得不舒服、不对劲。当一个人被爱、爱人都很称心如意,事业工作都顺利,他会觉得世界很有希望,充满活力。既然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同一个世界,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身体的感受,“心生种种法生”就心理学的层次而言是讲得通也可体会得到的。

另一个层次则比较高深。我们所看到、接触到的人事物现象是怎么来的呢?都是由于心的活动再加上身体的行为。心下了判断,做了决定,然后由身体来执行这个决定,产生运作,因此使得环境改变。有人想买房子,于是他赚钱、存钱、再借一点钱,结果买得起房子了。

从佛教的立场看,我所主张的“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必须从自己内心做起,所以我提倡心灵环保。自己内心希望改变自己的品质,继而从礼貌上、行为上,自我提升,然后用语言、行为影响他人,使环境改变。因此,“心生种种法生”是凡夫体会到也做得到的。

“心灭种种法灭”也一样。我们看到仇人时,分外痛苦,但是,如果将心念转变一下──宽恕他、原谅他、同情他,以慈悲心对待他。当慈悲心一生起,怨恨就消失了;当你没有怨恨的心时,他不再是仇人,“仇人”这个想法、“仇人”这个现象,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对任何一件事,只要念头转变或消失,外界也就没有固定的、永恒的、不变的现象。现象是随着我们念头的转变而变,这叫“心灭种种法灭”。

如果讲到生死心,只要凡夫心生起,凡夫世界就出现;只要圣人心出现,凡夫世界就消灭。所以佛成佛时,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世界就不存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问: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传印长老答: 不论...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

念佛有何窍门

弟子: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说...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

恶心的果报

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吗

问: 有个修净土的法师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

为家人烧菜放料酒,会破了酒戒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并不喝酒,也不食...

安心,就这么简单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圣严法师《对自己有交代》

问:许多上班族因每天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像就...

圣严法师《不死之药》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不要老是生活在怀疑之中

我有一个信众,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数...

圣严法师《缘的种类》

缘又可分为四种: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是...

【佛教词典】断有五种

【断有五种】 p1416 显扬三卷十六页云:论曰:果断有五...

【佛教词典】三波罗蜜多

(一)法相宗将施等十波罗蜜就能修之位地分为三种,略称...

宏英居士往生纪实

无诤念佛守本分 预知往生彩蝶送 宏英居士,本名吴巧英...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人是不是活在欲望之中,靠着欲望来...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

【推荐】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师徒对情人的看法

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净因法师答: 要想解...

佛教的战斗观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生存于天地之间,「战斗精神」无...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

你想什么,就和什么感应

禅宗有一个公案,我们把这公案跟这个比较一下: 有一个...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

游览寺院的四个禁忌

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