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结恩不结怨

圣严法师  2011/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关,但两者不太一样。嫉妒是觉得一样东西本该属于我,别人不该拥有,也就是见不得别人得到好处,例如:看到别人有轿车、洋房,而自己没有,就会眼红,心生嫉妒。怨恨则是自认为所付出和所得到的回馈,有明显的不公平,例如,看到有些企业家以钱赚钱,转眼间就赚进大把钞票,甚至不必努力,就有源源不绝的财富进来,但自己辛苦卖命工作,却发不了财。有些人会对这种现象感到愤愤不平,觉得自己很委屈,怨恨心便由此产生。

所以,怨恨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的现象,认为这个世界,或是某件事、某个特定对象,对自己很不公平。例如,有些人认为老天爷对自己特别不公平:明明没有做坏事,为什么单单自己受苦?为什么不幸的事发生在自己家里,而不是发生在别人家里?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坏人反而逍遥法外,难道真的是老天瞎了眼吗?有这种怨言的人,总认为政府制度、社会环境、亲戚朋友等,都和自己唱反调,好象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这种不平衡的心态,就是怨恨产生的原因,也会造成自身的痛苦与不幸。

有人认为「情到深处无怨尤」,关系亲密的人理应相亲相爱,不至于互相怨恨。可是从现实生活看来,亲人间的接触愈频繁,产生的利害冲突与感情矛盾就愈多,如果不懂得化解之道,怨恨就会愈积愈深。有时候对外人产生怨恨的机会比较少,反而是对关系亲密的家族、亲人,怨恨比较多。例如,大多数的母亲都是以平等心对待自己的小孩,可是只要对这个稍微好一点,另外一个就会吃味,觉得没有得到应得的照顾,认为父母不公平,当孩子心理不平衡时,就会产生怨恨。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有些人不也昵称自己的情人为「小冤家」吗?这种「欢喜冤家」的聚合,正说明了怨恨与恩爱之间,是纠缠不清、暧昧模糊的。这一生和我们相聚的人,彼此之间做亲家也好,做冤家也罢,都是有恩有怨,不容易分别清楚,但是大体说来,通常是结怨的比较多,结恩的比较少,所以下辈子还会继续来做彼此的亲人或冤家。

西方有句谚语说:「当你怨恨一个人的时候,你就成了他的奴隶。」人与人相处,当然最好能结恩不结怨。结恩不结怨的家庭、团体、社会,一定都能相处和谐、生活愉快,否则,只记怨而不记恩,彼此相处不会愉快,而变成一种折磨。

所以,在面对任何人、事状况时,心中只有包容,没有敌人,只有慈悲,没有怨恨,内心平安宁静,就能达到自安而安人的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记恨就是折磨自己

他读的科系,想要在毕业后进入行,要经过学科与术科检...

【推荐】以诚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真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敷衍和欺骗...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

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愤怒、沮丧、仇...

要获取人心和敬仰需遵循以下法则

人要获取人心,博得别人的敬仰,就要学会给予别人口德...

「敌人仇人」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某电视公司请我去主持个特别节目,...

要赢得信任,诚实是关键

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他曾为周世宗的亲吏,负责掌管...

如亲四怨的冤家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圣严法师《信心不退转》

很多人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一唱到发愿文或忏悔偈,就忍...

圣严法师:有钱是福报,无钱是智慧

有位居士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师父,现在我学佛已有两...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有位太太跟先生吵架,到我这里来诉苦了半天,听她讲完...

圣严法师《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

在做事的过程中,常会面对很多的批评与指责。 想要让...

【佛教词典】须陀洹

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

【佛教词典】要言

(杂语)主要之言句也。行事钞下三之四曰:要言妙辞,...

印光大师综述念佛人的种种误区

一、修净土者应当修学的经典: 《印光大师文钞》中摘...

梦参老和尚的一梦因缘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讲讲,讲讲我的历史,说什么呢?...

何必国界无赀,乃称广大

问曰:如维摩方丈,包容有余,何必国界无赀(zī),乃...

善意可贵,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

三际穷之,了不可得

以下把修空观的相貌再别释: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问: 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

世乱已极,将何以治

昔有问于予曰,世乱已极,将何以治。予曰,汝若能知乱...

佛学常见辞汇(二画)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

天无绝人之路

老和尚问小沙弥:如果你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你应...

信佛的人为何要供养佛像

其次一个问题,我们信佛的人,家庭里面为什么要供佛?...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

若能成就此法,于其中获益良多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