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婚外情》

星云法师  2010/1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也困扰了人生。尤其婚外情,造成多少家庭的不幸,甚至多少人因此身败名裂,悔恨终身。

异性相爱,是很难得的因缘,男女双方经过互相追求、互相恋爱,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家人的同意,千辛万苦才结成良缘,本来是应该被祝福的美事。但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世事风云变幻,令人难以逆料,只要夫妻任何一方发生了婚外情,从此家庭、事业、名誉、子孙、金钱的因缘果报纠缠,难以清楚。

为什么会发生婚外情呢?其中必有原因!婚外情一旦成为事实,如果只在结果上计较,根本于事无补,难以挽回;若能在造成婚外情的原因上,找到症结所在,这才重要。

造成婚外情的人,往往都是怨怪另一个第三者的加入。其实,第三者之外,男女双方都没有责任吗?例如,有的人忙于自己的事业、社交、应酬,以致疏于照顾家庭、关心对方,因此让第三者有机可乘。甚至有时候是因为双方意见不合、习惯不同、认知差异、成就悬殊等。总之,不能让对方满足,最容易发生婚外情。

婚外情的初期,有了蛛丝马迹的现象,如果双方没有用体贴、关怀、爱护,去弥补缺陷,反而怨怪对方这个不好、那个不是,结局可想而知。因为,「爱,才能赢得爱」,这是必然的结果;如果相互怨恨为「因」,怎么能赢得爱情的结「果」呢?

因此,聪明的人,一旦发现对方有了婚外情,应该更加用包容去体谅对方,用关怀、体贴去感动对方,时日一久,所谓「野花哪有家花香」,夫妻重归于好,往往指日可待。

其实,夫妻本来就是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个体,彼此因为成长背景不一样,难免有思想、个性、习惯上的诸多差异,要维系夫妻之间的感情始终如一,事实上并不容易,所以要靠彼此的尊重、包容、沟通,诸如思想上的、生活中的、对儿女的教育方法等,都应该坦诚布公的讨论。

此外,夫妻双方如果能够培养共同的兴趣、认识彼此的朋友;平时应酬成双对,甚至偶尔营造一下「小别胜新婚」的温馨气氛等等,都可以减少对方出轨的机会。如果能让对方感觉「家庭如乐园」,每天生活里充满了欢乐、笑声,又哪会有婚外情的发生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婚姻美满之道的三个步骤

佛在《玉耶女经》里说到,上等的夫妻关系是互相欣赏,...

家人在家吃素,出门吃荤……

问: 南无阿弥陀佛,至诚顶礼宏海法师!家人十多年来,...

如何面对情和爱,而不为所迷惑

佛教爱不重,不生娑婆一语,直接道出爱欲是人与生俱来...

佛教的情感观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

虐待老人的现世报

大嫂的姥姥(以下简称姥姥)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家里...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时代变迁,现代社会不但男女工作机会平等,交友机...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星云大师:行善与教化

今年一九九九年,我已经度过一个甲子的出家生活,假如...

父母应教给孩子的事

有个孩子心里烦:为什么同桌总是考全班第一名,而他总...

赞美别人是一种善举

世界上没有比欢喜更宝贵的东西,有时我们用再多的金钱...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这是经常听到一般人慨叹的话...

【佛教词典】浴室净竿

置于浴室内部脱衣处之竹竿,所脱除之衣物,如法衣等净...

【佛教词典】三种念力强因

【三种念力强因】 p0203 瑜伽九十二卷十七页云:略有三...

生死的意义

人自出生后,就有生命,就会面对生死。其实,人也不是...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问: 来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东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备什...

「一夜情」的诸多后遗症

(1)患病风险。 偶尔一次没关系,这是一夜情男女普遍...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珍惜每一秒,精进学佛法

生命活着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推荐】花季在极乐绽放——肺癌少女往生故事

我今天把《净土》杂志去年的第五期找出来,给大家介绍...

说说出家人衣服上补丁的事儿

昨天公众号后台收到居士的留言,问能不能说说衣服的事...

净土法门具体怎么修法

净土本可无修,修是因为众生迷失真心才不得不有种种法...

揭秘东林大佛背后的故事

新闻的一则消息,把佛教界的一件盛事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楼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诚,还是要担当社会的责任

楼宇烈老先生刚过了80岁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

净界法师: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我们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

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