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好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子女

星云大师  2019/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好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子女

恭敬父母,尽心孝养

“养儿方知父母恩”,为人父母者,更能体会父母的生育之恩,“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为人父母者,孝顺父母,更能让子女以你的孝行,作为学习的榜样。

恒以善法,教导子女

有些父母虽然教导子女要守规矩,要有礼貌,但是一到公车站,就要孩子赶快占位子,或以各种方式不买车票、游乐券,乃至于要儿女闯红灯等。这看似无形的小动作,实际上都让子女学会了不诚实、占便宜,以及不懂得礼让的坏习惯。因此,对子女的教导,应从每个善念上去养成。

悯念部属,知其有无

陶渊明说:“此亦人子也。”意思是不管部属或是任何一位属下员工,他都是别人家的子女,主管应当推己及人,以爱护自己子女的心,来宽待他们。对于他们的冷暖、饥虚、疾病、劳苦等困难,多加体恤,协助处理解决。这样的行为,能让子女学习关心别人,以仁慈、谦和的心待人。

近善知识,远离恶人

《曾子全书》说:“与君子游苾乎,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所以,家长与贤德之人相交,见闻会有所增长,家人也能同而学习;假如与势利之人相交,则难保厄运不近身,家也不免同遭其殃。所以要近善知识,远离恶人。

父母是子女学习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子女终身的指南。假如父母能“动则思礼,行则思义”,那么儿女有着“心境如青天,立品如光月”的美德,也就不远了。家长之道有以上四点,提供大家参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原文: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古人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就是说祭祀无论多么...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来对待儿女

人人都会生儿女,但不见得人人都知道教儿女;生儿女易...

与子女因缘总不出此四种

接汝与明道师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尔夭逝,不胜慨...

小牛救母口吞杀刀 孝心打动屠户养牛到老

能海上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是讲到父母的恩德。同样也...

父母悦,即为孝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从我们懂事起,就开始读书,幼儿...

如何富过三代?德过三代?

财富和财富能力如何传递下去,是个世界级难题,英文对...

贤母才能培养贤善的子女

印祖在一生教化众生的过程中,尤其注重教化女人。治国...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今日不知明日事,哪...

读书有「五到」

人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增加自我的能量...

星云大师《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长乐先生:禅宗有首偈语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

星云大师《如何与人相处》

人与人相处之道,看起来很难,但下列四点意见只要你做...

【佛教词典】杂想观

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十三观,观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

【佛教词典】羯吒斯

(术语)又曰羯吒私。译曰贪爱。玄应音义二十二曰:羯...

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

8种水果让你秀发飘飘

一、奇异果 可谓水果的营养之王,富含胡萝卜素、维他...

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人们常说,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是人生三大不...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他就很难相信你为什么...

论佛教徒的修养

佛教传入中国将近两千年。自东汉到唐末是由萌芽而达灿...

佛的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佛陀所具有的庄严德相,由长劫修习善行而感...

为何玄奘法师临终亦有病苦

汝母何以病不见愈,盖以宿业所致,殆转重报、后报为现...

少年东来忍辱得福

东来老家的邻居成哥,是他五服(谓高祖父、曾祖父、祖...

受三坛大戒前,为何要有忏摩仪式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

今生得遇念佛法门是最大的幸运

众生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他面临很多行法,所谓八万四千...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