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星云法师  2010/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我弘法的岁月中,经常有人问我:「天堂地狱在那里?」我都回答说:「天堂地狱在那里?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说:第一、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如三界二十八天、欲界三十三天;地狱在地狱的地方,像十八层地狱、无间地狱。第二、我认为天堂地狱就在人间,住花园洋房,生活富贵荣华的人,就好像在天堂里;局促在陋巷小室里的人们无钱、无力的苦恼,就好象是地狱。其实,真正的天堂地狱是在我们的心里。这第三种讲法,是说人们心情愉快、满足、欢喜、安乐的时刻,就像在天堂里一样;人们的心里充满贪欲、瞋恨、嫉妒、无明、怨恨的时候,就好像在地狱里一样。一个人在一天当中,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来回不知多少次,因此,我认为『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如果你能懂得其中的深义,就会了解:人生不要光顾心外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建设心内的「天堂」,如果心内的「天堂」没有建好,把忧悲苦恼的「地狱」留在心里,就会带给你苦不堪言的人生。所以吾人在世间上生活,就算身处「天堂」,如果不能认识它的美好,天堂也会转变成为「地狱」;如果你懂得以佛法来处理困境,转化厄运,那「地狱」也可以成为「天堂」。佛经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福报,就算在天堂里也会「五衰相现」;如果有慈悲愿力,「地狱」也会成为「天堂」,像地藏王菩萨发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弘愿,累劫以来在「地狱」里辛勤度众,但我们认为地藏王菩萨永远是在「天堂」里生活,因为他心中的「地狱」早就已经空了;佛陀虽然降诞在娑婆世界,我们也不认为佛陀生在五浊恶世,因为佛陀是在净土法性的境界里生活。还有观世音菩萨抱持悲心寻声救苦,所以炽烈的火焰也化为朵朵清凉的莲华;富楼那尊者抱定坚决的意志到边地去度化恶民,所以在别人眼里如「地狱」般的边地,在他眼里却如「天堂」道场般的自在。

此外,历代以来,多少伟大的仁人志士即使被冤囚囹圄,却不忘济世利生的抱负,像司马迁在监狱中完成不朽的巨作《史记》,甘地在监狱里能争取到印度的独立,反观有许多人虽住高楼大厦,却痛苦不堪。所谓「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如果你拥有慈心悲愿,牢狱也可以当作天堂;如果你整天烦恼愁肠,心中充满怨恨不平,天堂也是地狱。像一些犯了罪的人,纵使侥幸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每天住在「心里的牢狱」还是不好过。

我数十年的出家生活,也是经常在「天堂」、「地狱」的门前徘徊,感谢佛法的妙意,让我在受诸苦难的时候,信仰中的正知正见指引我,让我能甘之如饴,例如丛林十年的参学期间,在缺衣缺食的生活里,在无钱无缘的遭遇下,我总能生起善美的「一念」,认为这是难得的磨链,所以能够无怨无尤地接受;不公平的委屈、不应有的难堪纷至沓来时,我也往往浮现光明的「一念」,视之为「当然」的教育,因此也能够心安理得地度过,就这样,我经常在「地狱」的门口转身再回到「天堂」里。

经典中记载:大迦叶尊者在塚间修行,日中一食,佛陀见他年迈,劝他迁住精舍,但他却感到自己如居「天堂」。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而他却觉得住在「天堂」,所以「不改其乐」。挑水和尚整天和乞丐生活在一起,还不忘赞美生活的洒脱,因为他坦荡直心,即使身卧臭秽,也如处在「天堂」一般任性逍遥。禅师云:「热的时候到热的地方去,冷的时候到冷的地方去。」人皆怪之,禅师却认为是修行的最好方式,因为他体会到,若在任何处境下都能甘之如饴,当下就是「天堂」了。

回想起来,实在惭愧自己不才。记得在受戒的时候,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夜间十点睡觉,老师每次讲戒,戒子们都得跪著听讲,每逢早晚课诵,往往才拜到地上就睡著了,老师用脚踢我的头,才知道赶快爬起来;有时候在丹墀里跪久了,小石子陷在膝盖里,当使劲拔出来的时候,往往血流如注。有人说这好象是「地狱」里的生活,好在我即刻提起「一念」:「我要能经得起『地狱』的磨链,才能堪受佛法大任。」如此念念相续,才让我得以圆满受戒。在丛林修学期间,每天三餐不饱,经常饿得心中发慌,四肢发抖,每值隆冬深夜,大雪飘飘,唯有将自己缩成一团,才聊以御寒。有人说,这像「寒冰地狱」、饿鬼畜生的生活,幸亏当时心中生起「一念」:「佛陀在修道时,不也曾以马麦充饥,我何不能?」就这样在面临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般的境界时,幸赖佛陀的慈光加被,将我一次又一次地引导进入「天堂」的世界。

我对人曾经也起过不少瞋恨的念头,我在生活里也曾经不止一次地执著妄想,还好经常在面临「地狱」的边缘时,有佛法以为指南,所以能将「一念」迷惑转为觉悟,「一念」烦恼转为解脱,「一念」怨恨转为慈悲,「一念」地狱转为天堂。感谢自我的「一念」,让我在面临挫折时能够化解,让我在遇到困境时能够回转,所以我一直倡导人生应该要回头、转身、改心、换性,为什么呢?因为心中的烦恼无明是「地狱」,心中的菩提正见是「天堂」;心中的忧悲苦恼是「地狱」,心中的安乐幸福是「天堂」;感受的委屈不平是「地狱」,意会的平等和谐是「天堂」;自私执著是「地狱」,大公正直是「天堂」;贪欲瞋恨是「地狱」,喜舍愿力是「天堂」;懒惰懈怠是「地狱」,勤劳精进是「天堂」;愚痴无明是「地狱」,般若智能是「天堂」……。「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只要我们将心中一念的「地狱」摧毁,用自己的正念在心中建设永恒的「天堂」,就可以使我们远离颠倒梦想,所谓「地狱除名,天堂有份」,何乐而不为呢?

过去,信徒问一位禅师说:「天堂地狱在那里?」禅师即刻将他的头按在水桶里,经过一段时间,禅师才放开双手,让他的头冒出水面。禅师问他:「水中的滋味如何?」他回答:「像在『地狱』一样。」禅师又问他:「现在出水之后感觉如何?」他说:「像在『天堂』一样。」我们一般人不也如同这位信徒一样,没有经过水下呼吸困难的感觉,不了解本来的生活就是「天堂」。一位家财万贯的董事长居住在高楼上面,时常为经济周转运用而担心,为员工要求加薪而烦恼,秘书劝他把烦恼送给住在高楼下面陋屋里的一对年轻夫妻,富翁问如何送法?秘书说:「给他们一百万就可以办到。」富翁起初不甘愿,经过解释之后,亲自送上一百万元。这对年轻的夫妻收到巨款,起先欢喜不已,后来为了如何将这一百万收藏妥当而左思右想,一夜无法成眠,才知道上当了。第二天,他们赶紧把一百万元还给富翁,并且说道:「你的烦恼还是还给你吧!」所以,不懂得金钱,金钱就是「地狱」;不懂得感情,感情就是「地狱」;不懂得人我相处之道,人我相处就是「地狱」;不懂得经营事业之道,事业就是「地狱」。因此,天堂地狱在那里呢?「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如果不懂得这「一念」之间的奥妙,即使当下的生活就是美好的「天堂」,也会被转为苦恼的「地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开源节流》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千古不易的致富秘诀,那就是「开源...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修行也有四件事先苦而后乐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清晨,波斯匿王率领...

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憨山大师在《示马居士》法语中,以学道之人的五种心来...

淡泊宁静,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这条路,发心确立深远目标非常重要。这个目标...

【推荐】《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阿含经》是佛灭度后首次结集的教法,属于佛教的根本...

石头和尚的十味妙药

云南昆明华亭寺内,存有一奇特药方,它是唐朝无际石头...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星云大师《佛教的净土思想》

第一篇 五乘共法的净土─兜率净土 壹前言 净土思想并...

星云大师《如何忏除罪业》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叹...

星云大师《谈禅》

各位教授、各位同学: 刚才承蒙唐教授介绍,并且多溢...

内心牢狱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狱中的铁窗关闭了他们的行动自由;有...

【佛教词典】回僧物戒犯缘

亦名:回僧物入己戒犯缘 子题:僧物有三种、已许僧、未...

【佛教词典】五种无明

(名数)一相应无明,同上。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

圣严法师《生一棵树的气》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在扫院子,一边扫,一边抬头看看...

圣严法师:逆境也是无常的

一般人遇到无常,很可能的消极:「既然无常就不要管了...

佛号医病续命 让父亲起死回生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电话,说父亲的状况...

【推荐】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

好姻缘如何求

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

印光大师谈素食的推广

推广素食的方法 素食的好处诸多,学佛之人理应善巧方便...

【佛学漫画】吉祥经

在这部经里,没有讲高深莫测的佛学义理,也没有讲晦涩...

智慧勇猛的菩萨王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修菩萨行时,有一世曾为大国王,若有...

佛脚被刺的宿世因缘

释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园精舍时,有一天早晨,世...

舍利弗的坚心

一日,佛陀打坐后起而经行,罗睺罗即跟随在佛陀身旁。...

宁近毒蛇,不亲女色

于诸女色,心无染着。凡夫颠倒,为欲所醉,耽荒迷乱,...

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