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种仙未断轮回妄想,仙福报尽堕六道

宣化上人  2016/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种仙未断轮回妄想,仙福报尽堕六道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阿难,复有些众生,初得人身,在人道中不是不肯修行,只是不依照菩提正觉来修,不是修正定,楞严大定,反闻闻自性功夫。而是依妄想识心来修,一心存想固守色身,能长生不死,故常游踪于深山穹谷,名山洞穴,人迹不到的地方,共有十种仙。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第一种是地行仙。想坚固形骸,长生不死,故用各种药物,或泡炙,或蒸晒,或做饼,或做丸,长期专心服食,永不间断。日子久了,修炼成功,可以健身益寿,身体轻清,走路快捷,叫做地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第二种是飞行仙。想坚固形骸,不食人间烟火,长期专心服食草木。如灵芝、黄精、松籽、柏叶、茯神、枸杞之类,永不间断。日子久了,修炼成功,可以步行如飞,登山越岭,叫做飞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第三种是游行仙。想坚固形骸,长期专心服食金石,如烹铅、煎汞、炼养丹砂,永不间断。日子久了,修炼成功,可以脱胎换骨,点石成金,能超脱而游世外,叫做游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第四种是空行仙。为坚固形骸,就专心一致来修动功,即练拳术,及修静功,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道家玉皇心印经上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这是要炼神还为虚空,什么都没有,就可以入定出窍,腾云驾雾,叫空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第五种天行仙。为坚固形骸,专心致志来吞咽津液,即鼓天池,吞玉液,使水升火降,结成内丹,永不间断。终至水火相济,功夫成就,就能内润肠胃,外润面容,成为鹤发童颜,不为物累,能乘正气,游于天上,叫天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第六种通行仙。为坚固精色,故专心致志来吸日月之精华。一早对太阳吸三百六十口气,夜间对太阴亦吸三百六十口气。又餐云霞之彩色,久行不息,修炼成功,就能精气潜通,形与气化,神与物通。可以穿金石、蹈水火,任运无碍,叫做通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第七是道行仙。坚固其心来专持神咒,以求延年长寿,又能严持禁戒,故能降妖驱魔。久行不息,修炼成功。故可以养身,可以医病,可以利人济世,这类叫做道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第八是照行仙。坚固其心,沉思静念,存想顶门而出神,系心脐下而聚气,久行不息,修炼成功,神可以出入自在,气可以上下交通,形神照应,化成精光,叫做照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第九是精行仙。坚固其心以成交媾,易经:“干为父,坤为母,干三连,坤六断。”男子到十六岁时就乾卦满,满则损,就变为离中虚。离中之一点阳就走到坤六断之中间去,就变成坎中满。乾卦一变,成为离中虚。坤卦一变,成为坎中满。离中虚就是婴儿,坎中满就是奼女。离中虚属于心火,坎中满属于肾水,离属阳,但阳中有阴,坎属阴,但阴中有阳。道家说:“婴儿并奼女,相逢在黄庭。”黄庭即意,意属丕经,丕藏意。

在自己身中,用坎水来填离火,令心火和肾水交媾,久行不息,就能感应圆成,降火提水,得成仙胎,这就叫做精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第十是绝行仙。坚固其心以穷变化,立志研究物理变化,久而不息,终得修炼成功,发生奇悟,故能与造化相通,可以呼风唤雨,移山填海,还能将四时次序调换,就叫绝行仙。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链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阿难,这十类仙人,都是怕生死无常,而想修道以求长生不死。但他们不修正觉真心,不生不灭法,而错用第六意识的妄心来修养生之道。因为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竟能别开生面,得到长生的道理,故寿命可延长至千岁万岁。成功以后,多数居于高山穹谷,或大海岛,即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在七金山之外,水甚弱,舟楫不能至,就连轻如羽毛,落水亦下沉,故绝于人境,为神仙所居之处。但并非不死之国,还在轮回妄想之中,生死流转,因不晓得修习楞严正定,故不得究竟。一旦仙福报尽,依旧要堕落轮回,散入六道。

宣化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八浅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

【推荐】诵经如何达到最佳状态

我们说读诵一部经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随闻入...

钝根众生先培福

【原文】 《十轮经》云:若有钝根众生,为欲发起善根因...

为什么布施会有福报

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

痛苦是内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

为何有些人积集善业到最后是痛苦的呢

看看这个《法句经》的两段,把这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

善顺善成就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城的尼拘律园中。当时,佛陀...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宣化上人: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小心

佛教徒也要注意因果,凡事要小心谨慎,不能随便毁谤人...

宣化上人:临终念佛忏悔灭罪

在临命终的时候,这暖、息、识将要断的时候:暖、息、...

科技进步的危机

所有的人类,一切一切都是向外驰求,心外求法,越跑越...

修道人不要忧愁没有人供养

我们修道的人,不要向人借钱,一借钱,就是不干净了!...

【佛教词典】七十二天

乃合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大吉祥天及六十九天而为七十...

【佛教词典】化人

梵语 nirmitaka。指经由神通力所变化显现之人。如佛、...

贪小便宜

我们每天打开报纸或电视,就常常看到报导,有些骗徒用...

人体基因与业力信息

现代生物科学说,人的基因(DNA)决定其体型、相貌、肤...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

忏悔的力量

《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

弘一法师与护生诗

关爱生命,保护生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修行若不...

东林佛号是怎么个缘起

问: 请师父您给我们讲一下殊胜的东林佛号是怎么个缘...

憨山大师彻悟心性的故事

彻悟心性 一五七五年,憨山大师三十岁。这年新春正月同...

可不可以就一句佛号念到底

问: 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都不够了解自...

读花识人生

1.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

这世上还有人能吃得消这钵饭吗

二位令亲在堂,宜以净土法门,感应事迹,常时解说,令...

六根的结到底在哪里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