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戒能长养一切诸功德

宣化上人  2019/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戒能长养一切诸功德

这是说戒能生长一切的功德。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德,怎样去立呢?就是持戒。你时时都依照戒律去修行,持戒而不犯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做一些犯戒的事情,这就能生一切的功德,什么功德都会生出来。

你持戒不贪,不贪就是布施,能持戒也就有布施的功德;你持戒不犯戒,不犯戒也就是持戒的功德;你持戒能忍辱,这是忍辱的功德;你持戒也就是精进,这是精进的功德;你持戒也就会得禅定,这是禅定的功德;你持戒能生出种种的智慧来,这就是智慧的功德。

你持戒就能生出种种的功德,所以戒是最要紧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持戒成就的。以持戒的功德才能成佛;以持戒的功德才能做菩萨;以持戒的功德才能证阿罗汉果,所以“戒”是最要紧的。因为这个,所以出家人一定要受戒,受了戒之后要守戒,不犯戒。

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所有一切的善事尽量去做;所有一切的恶事尽量不去做。不要做一些善恶夹杂的事,善恶夹杂是怎么样子呢?你做一点善事,又夹杂着一点恶事;口是心非,口里说的是很好的,心里想的是很坏的。这都是不持戒,这也就是善恶夹杂。做点好事而有所贪求,这就是恶事。

好像来拜佛,到道场里头,或者偷东西,或者来骗骗人,这都是善中有恶,善恶夹杂,将来的果报都是丝毫不爽的。所以我们道场里拜佛,必须以纯洁的清净心来拜佛。不要在道场里拜佛,趁着人家看不见时,自己就偷东西,这样子将来会没有手,甚至于有手也不会用,这都是偷东西的果报。

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白因果,不要错因果。你“差之丝毫,谬之千里”,这因果是很厉害的。为什么我们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呢?就因为有因果关系,种善因就会结善果,种恶因就会结恶果,所以我们不可以随便做坏事,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受完戒后要经常忆念你的戒体

就是说我们曾经造了罪业,当然我们应该要忏悔改过,重...

五逆十恶也能感应道交

为什么这些五逆十恶的人,十声乃至一声佛号就能往生?...

哪些是修净土之人不去做的范围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修持门中的第七...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问: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阿弥...

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陀罗尼经》的记载 据《七俱胝佛母...

真布施才有真功德

好殊胜哦!人家竟然捐了那么多来盖庙,我一定要捐得比...

把所有功德都回向往生西方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总有修行的种种科目,这里就列...

阿罗汉有三种功德

阿罗汉有三种功德,无生、杀贼、应供。这以下会说明。...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宣化上人:节食、寡欲

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这是很自然的一种道理...

宣化上人:对学生的开示

今天学生们到台上来说自己读书的心得、处事的感想,虽...

宣化上人: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

宣化上人:不要老想着升官发财

小朋友!不要想如何升官?如何发财?怎样能在世界上有...

【佛教词典】砧基簿

丛林中,记载建筑器材或日常什物之帐簿。砧基,原指建...

【佛教词典】恶癞野干心

(譬喻)恶癞者恶疾,野干者野孤,喻心之恶也。止观二...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

秋季多吃6种素食抗感冒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抗体的本质...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

楼上磨刀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谁不愿往上爬呢?没有衣食住的时...

了生脱死的门径--八关斋戒

第一节 什么是六斋日 八关戒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

昌臻法师《学佛先学做人》

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佛先学做人》,分两部分来谈: 第...

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

出家修行应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

放下便是

我那天听朋友说起他近来的一件事:他的邻居不久前搬到...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

大醒法师《拜佛要诀》

为什么要拜佛 佛教徒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们拜吗...

坑蒙拐骗是自掘坟墓

本来朋友之间有规劝共财之义,朋友是由家庭中转向社会...